發布時間:2025-11-12
為有效防控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的發生與傳播,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近期,衡東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多措并舉,扎實開展動物布病防控與監測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強化監測排查,精準掌握疫情動態
我縣將監測預警作為布病防控的"前哨"。今年以來,組織縣鄉兩級和獸醫社會化服務公司獸醫技術人員,深入規模化養殖場、散養戶及交易市場,重點對牛、羊等易感動物進行全覆蓋抽樣監測。截至目前,累計完成血清學檢測1590份,做到了"應檢盡檢"。通過實驗室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及時準確地掌握了布病流行狀況和分布范圍,為科學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嚴格檢疫監管,阻斷傳播途徑
嚴防外來疫情傳入是防控的關鍵。我縣對調入調出的牲畜嚴格執行檢疫證明核查和車輛消毒制度。同時,加強對屠宰環節的監管,確保上市肉品安全可靠。對于監測中發現的陽性牲畜,堅決按照"早、快、嚴"的原則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并對同群畜進行隔離觀察,徹底消滅傳染源。
深化宣傳引導,提升群防群控意識
防控布病,人人有責。我縣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手冊、懸掛橫幅、利用微信群推送等多種形式,向廣大養殖戶和從業人員普及布病防控知識。
· 如何預防布魯氏菌病手冊: 明確告知布病的危害、常見癥狀(如動物流產、關節炎等)以及發現可疑情況必須立即報告的義務。
· 職業防護指南: 指導獸醫、飼養員等在接產、護理、清潔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公眾消費提示: 提醒廣大群眾不飲用未經消毒的生鮮奶,不購買來源不明的牛羊肉,烹飪肉制品時要熟透。



落實消毒滅源,凈化養殖環境
組織指導各養殖場戶開展"大清洗、大消毒"專項行動,對圈舍、活動場地、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有效殺滅環境中的病原體,從源頭降低疫情發生風險。
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主任周樹林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壓實防控責任,不斷完善"檢、殺、消、管、宣"綜合防控措施,堅決筑牢動物布病防控的堅固防線,為我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通訊員衡東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謝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