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實施暫行辦法》的通知
湘自資規〔2021〕6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有關單位:
為規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行為,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促進我省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20〕5號)有關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湖南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實施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
2021年11月10日
湖南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實施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行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有關規定,結合湖南省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本暫行辦法所指成片開發,是指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的集中建設區,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的對一定范圍的土地進行的綜合性開發建設活動。
第三條 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護耕地,注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注重節約集約用地,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第四條 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符合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批準實施前,成片開發應位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應符合經法定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
第五條 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工作應按照劃定開發片區、編制片區開發方案、制定用地報批計劃、實行供地配號等步驟有序推進。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六條 省自然資源廳在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統籌做好全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相關工作:
(一)制定成片開發相關政策措施;
(二)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以下簡稱成片開發方案)模板;
(三)建立成片開發方案審查專家庫,組織專家論證與審查;
(四)審查各地上報的成片開發方案;
(五)出具審查報告連同成片開發方案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六)建立并管理全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數據庫;
(七)對各地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工作開展監督檢查。
第七條 市州人民政府負責市州本級轄區內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片區劃定工作。市州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市州本級轄區成片開發方案,制定用地報批計劃,開展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申請、供地配號等工作。
第八條 縣(市)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片區劃定工作。縣(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轄區成片開發方案,制定用地報批計劃,開展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申請、供地配號等工作。
第三章 方案編制
第九條 成片開發片區劃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片區應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的集中建設區劃定,可劃定單個或多個片區;
(二)片區范圍可按園區、城鎮主干道圍合區域、街區范圍和重大自然地理界線等多種方式確定;
(三)產業用地應主要在經批準的產業園區及發展方向區范圍內劃定,并支撐產城融合發展。
第十條 各地可將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零星地塊、不連續成片地塊等一并納入開發片區,實行組團式開發片區劃定。
第十一條 各市州、縣(市)應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結合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及重點項目建設需求,以及城市功能布局、歷史文化風貌管控等需要,以單個片區或多個組團式開發片區打捆統籌編制成片開發方案。
第十二條 成片開發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成片開發的位置、面積、范圍,現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等基本情況;
(二)成片開發的必要性、主要用途和擬實現的功能;
(三)成片開發地塊詳細規劃情況;
(四)成片開發擬安排的建設項目、開發時序和年度實施計劃;
(五)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節約集約用地的措施;
(六)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范圍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比例,該比例一般應整體不低于40%,開發范圍內已批準實施的公益性用地可以納入公益性用地計算比例;
(七)成片開發的土地利用效益以及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評估;
(八)成片開發的土地儲備與供應計劃。
第十三條 編制成片開發方案時,可采取座談會、聽證會、書面征求意見、問卷調查、民意調查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關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市州、縣(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對成片開發方案的公共利益性、科學合理性、開發必要性等進行審查。
第十四條 編制成片開發方案時,應充分征求成片開發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并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未經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不得申請土地征收成片開發。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成片開發:
(一)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
(二)涉及占用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的;
(三)市縣區域內批而未供土地規模超過該地區近3年平均供地量2倍的;
(四)閑置土地規模超過該地區近3年平均供地量0.5倍的;
(五)土地開發利用率低于60%的園區片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城市新區片區;
(六)已批準實施的成片開發連續2年未完成方案安排的年度實施計劃或者前2年完成土地征收規模未達到成片開發區域70%的。
第十六條 市州、縣(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年度實施計劃進行調整,調整的項目應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調整后的年度實施計劃報省自然資源廳備案。涉及成片開發范圍調整的,按申報程序重新報批。年度實施計劃與成片開發范圍原則上只能調整一次。
第四章 審批程序
第十七條 成片開發方案審批流程:
(一)市州、縣(市)人民政府及有用地報批權限的園區管委會將轄區內成片開發方案報省自然資源廳審查;
(二)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和審查,根據論證審查結果出具審查報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三)成片開發方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由省自然資源廳向相關人民政府(管委會)出具成片開發方案批復文件。
第十八條 各市州、縣(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成片開發方案分批次申報項目用地。省自然資源廳在用地審批過程中,按照批準的成片開發方案確定的開發時序進行審查,通過全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數據庫對各地上報項目用地規模予以核銷,超過成片開發方案批準規模的,原則上不予審批用地。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 省自然資源廳建立批后監管機制,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方式,將各地成片開發方案實施情況納入監督管理,結合建設用地審批系統、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系統、衛星影像等手段,對成片開發方案實施情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視具體情況采取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暫停審批等措施。
第二十條 監管內容主要包括:
(一)成片開發年度計劃落實情況,包括成片開發方案的用地報批、土地征收、土地儲備、土地供應等情況;
(二)成片開發工作合法合規情況,包括成片開發方案未經批準擅自開展土地征收行為、超批準范圍開展土地征收、未按照批準建設內容進行開發以及成片開發范圍內違法違規建設等情形。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本暫行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