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15
目 錄
第一部分 2023年部門預算說明
一、部門基本概況
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三、部門收支總體情況
四、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六、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七、名詞解釋
第二部分 2023年部門預算表
1、收支總表
2、收入總表
3、支出總表
4、支出預算分類匯總表(按政府預算經濟分類)
5、支出預算分類匯總表(按部門預算經濟分類)
6、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8、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9、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人員經費(工資福利支出)(按政府預算經濟分類)
10、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人員經費(工資福利支出)(按部門預算經濟分類)
11、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人員經費(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按政府預算經濟分類)
12、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人員經費(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按部門預算經濟分類)
13、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公用經費(商品和服務支出)(按政府預算經濟分類)
14、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公用經費(商品和服務支出)(按部門預算經濟分類)
15、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16、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
17、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分類匯總表(按政府預算經濟分類)
18、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分類匯總表(按部門預算經濟分類)
1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20、財政專戶管理資金預算支出表
21、專項資金預算匯總表
22、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表
23、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表
24、政府采購表
25、政府購買服務表
注:以上部門預算報表中,空表表示本部門無相關收支情況。
第一部分 2023年部門預算說明
一、部門基本概況
(一)職能職責
1、組織貫徹執行國家財稅方針政策,擬訂和執行全縣財稅發展規劃、政策、改革方案,指導全縣財政工作;分析預測宏觀經濟形勢,參與擬訂各項宏觀經濟政策;提出運用財稅政策實施宏觀調控和綜合平衡社會財力的建議;擬訂和執行縣與鄉鎮、政府與企業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勵公益事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2、承擔全縣各項財政收支管理的責任。負責編制年度預決算草案并組織執行;匯總全縣財政總決算;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全縣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決算情況。組織擬訂全縣經費開支標準、定額,負責審核批復部門(單位)的年度預決算。負責政府投資基金縣財政出資的資產管理。負責全縣預決算公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按照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落實縣級專項轉移支付制度,落實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
3、按分工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負責政府性基金管理,按規定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其它非稅收入;管理財政票據;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擬訂彩票管理政策和有關辦法,監管彩票市場,按規定管理彩票資金。
4、組織實施國庫管理、國庫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指導和監督全縣國庫業務;擬訂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并組織實施;負責全縣財政銀行賬戶、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監督管理。負責擬訂政府采購制度并監督管理。
5、負責政府性債務統計、檢測與管理工作。與相關部門配合擬訂全縣政府性債務管理政策、制度和辦法,編制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限額計劃;負責全縣政府性債務的風險預警評估、風險應急處置;負責對地方金融機構和全縣政府投融資公司相關業務監管;組織實施存量政府債務置換;按照既定方案實施政府隱性債務化解,負責全縣政府性債務監督檢查、績效考評;按規定管理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貸(贈)款。
6、負責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根據縣人民政府授權,承擔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職能,履行出資企業出資人職責;承擔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實施綜合管理。
7、負責國有資本經營工作。審核和匯總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草案,擬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辦法,監督、管理全縣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收益;組織實施企業財務制度,參與擬訂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相關制度;負責財政預算內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非貿易外匯和財政預算內的國際收支管理。
8、負責財政支出管理。辦理和監督縣財政的經濟發展支出、各級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政撥款;參與擬訂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有關政策并組織實施;擬訂并組織實施基本建設財務制度;組織開展政府投資項目評審和績效評價;負責有關政策性補貼和專項儲備資金管理。
9、負責社保資金(基金)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并組織實施社會保障資金(基金)的財務管理制度;負責審核匯總編報社會保障資金(基金)預決算草案;承擔社會保險基金財政監管工作。
10、負責管理全縣的會計工作。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監督和規范會計行為;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11、負責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開展財稅法規、政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反映財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加強財政管理的政策和建議。
12、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縣的財源建設工作。負責擬訂財源建設優惠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編制和實施中長期財源建設發展規劃。
13、負責本行業、領域的應急管理工作,對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14、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機構設置
衡東縣財政局內設機構包括:本單位內設24個股室、4個副科級事業單位及4個股級事業單位,具體包括辦公室、綜合規劃股、稅政法規股、行政審批股、預算股、國庫股、行政政法股、教科文股、經濟建設股、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股、農業農村股、社會保障股、企業股、對外經濟貿易股、金融與債務股、鄉鎮財政管理股、資產管理股、會計股、政府采購股、績效管理股、財政監督檢查股、政工人事股、信息網絡管理股、財政有償資金清收股、預算編制中心、國庫集中支付中心、鄉鎮財政服務中心、財政事務中心、財政投資評審服務中心、工資統發中心、中華會計函授站、PPP中心。本部門共有編制人數138人,實有人數138人。離休1人,退休50人。
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衡東縣財政局預算公開只有本級,沒有其他預算單位,納入編制范圍的預算單位僅含衡東縣財政局本級。
三、部門收支總體情況
(一)收入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財政撥款收入,以及經營收入、事業收入等單位資金。2023年本部門收入預算2,416.8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2,416.87萬元。收入較去年減少69.5萬元,主要原因是在職職工人數的減少導致人員經費的減少,以及隨人員經費減少而按比例減少的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及公用經費。
(二)支出預算:2023年本部門支出預算2,416.8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65.0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3.91萬元,住房保障支出107.93萬元。支出較去年減少69.5萬元,主要原因是在職職工人數的減少導致人員經費的減少,以及隨人員經費減少而按比例減少的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等支出。
四、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
2023年本部門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預算2,416.8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65.03萬元,占89.5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3.91萬元,占5.95%,住房保障支出107.93萬元,占4.47%。具體安排情況如下:
(一)基本支出:2023年本部門基本支出預算1,682.87萬元,主要是為保障部門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以及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公用經費。
(二)項目支出:2023年本部門項目支出預算734萬元,主要是部門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而發生的支出,包括有關事業發展專項、專項業務費、基本建設支出等,其中:PPP中心經費支出40萬元,主要用于PPP項目支出等方面;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經費支出40萬元,主要用于集中支付軟件維護等方面;國有資產拍賣前期經費支出56萬元,主要用于開展國有資產評估、測繪和拍賣等中介活動等方面;會計軟件維護及更新經費支出55萬元,主要用于會計軟件等方面;績效評價經費支出70萬元,主要用于績效評價等方面;企業快報及統計信息經費支出28萬元,主要用于企業快報數據及統計信息等方面;投資評審經費支出150萬元,主要用于評審咨詢費等方面;網絡租賃經費支出100萬元,主要用于網絡光纖租賃等方面;預算管理一體化項目經費支出60萬元,主要用于預算一體化軟件維護等方面;預算會計報表資料印刷費支出45萬元,主要用于預算會計報表印刷、裝訂等方面;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制經費支出30萬元,主要用于報告編制費用等方面;綜合治稅平臺一體化支出60萬元,主要用于保障全縣綜合治稅信息平臺正常運行等方面。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2023年本單位無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
六、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2023年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171.33萬元,比上年預算增加1.2萬元,增長0.71%,主要原因是為了加強機關的內部管理需要增加經費的投入。
(二)“三公”經費預算:2023年本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為11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9萬元),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2023年“三公”經費預算較2022年減少3萬元,主要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三)一般性支出情況:2023年本部門會議費預算2萬元,擬召開2次會議,人數130人左右 ,內容為開展預決算編制會議;培訓費預算0萬元,我單位2023年度無培訓費支出;擬舉辦0場節慶、晚會、論壇、賽事等活動,經費預算0萬元,無相關活動計劃。
(四)政府采購情況:2023年本部門政府采購預算總額0萬元,其中,貨物類采購預算0萬元;工程類采購預算0萬元;服務類采購預算0萬元。
(五)國有資產占用使用及新增資產配置情況:截至2022年12月底,本部門共有公務用車0輛,其中,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公務用車0輛;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2023年擬新增配置公務用車0輛,其中,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公務用車0輛;新增配備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
(六)預算績效目標說明:本部門所有支出實行績效目標管理。納入2023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的金額為2,416.87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682.87萬元,項目支出734萬元,具體績效目標詳見報表。
七、名詞解釋
1、機關運行經費:是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資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2、“三公”經費:納入省(市/縣)財政預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用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因公出國(境)費。其中,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以及燃料費、維修費、保險費等支出;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等支出。
3、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4、基本支出:是指為保障單位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以及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
5、項目支出:是指單位為完成財政財務管理工作或事業發展目標而發生的支出。
第二部分 2023年部門預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