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衡東縣行政審批局 ???? 發布時間:2022-05-24
劉新垣
(1927.11.07—)分子生物學家,湖南衡東草市人。195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1963年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現為該所研究員。在RNA結構功能研究中,首次證實絲腺大分子RNA中含稀有堿基,在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的研究中,用合成酶PNPase和水解酶RNaseTl共同作用合成了帶有兩個稀有核苷酸片段,產率達90%以上;在干擾素作用原理研究中,發現2'-5'三腺昔酸許多的生物功能,證實2'- 5'三腺苷酸受體的存在,他組織領導人g-干擾素、人天然白細胞介素-2(IL-2)的基因工程研究,g-干擾素的產率達菌體總蛋白60—80%,為國際罕見。最近他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腦研究所共同發現 IL- 2有鎮痛作用,他指導的研究生還證實IL-2 的免疫作用和鎮痛作用分別存在于IL-2分子中 兩個不同的功能域并證實IL-2的活動中心由45 位,107位Tyr,及44,l17位Phe等組。所有上述這些結果均為國際上首次報道。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學部委員)。
李待琛:
(1891年-1959年),字伯芹,號泉池,生于既字十二區夏家橋(今衡東縣大橋鎮和平村)一個書香之家。李待琛長期從事和研究兵器制造,被譽為“民工國寶”、“兵器奇材”。著有《原子武器》、《現代武器》、《金屬材料》、《軍械制造法》、《國防建設之基礎》、《槍炮制造及理論》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