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專題中心
> 衡東“十四五”規劃綱要專欄
來源:衡東縣發展和改革局 ???? 發布時間:2023-03-28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一節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縣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衡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大力實施“五縣五化”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面進步。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290.81億元,年均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63億元,年均增長7.9%;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092元,年均增長8.0%,人民生活已邁入全面小康。
發展動能加速壯大。項目帶動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累計實施重點項目411個,全縣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32個,建成了洣江生態觀光園、大浦通用機場、經開區標準廠房、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榮桓科技、電池陽極材料生產、楊山實驗中學、武家山學校、縣中醫院整體搬遷工程、聚味堂土菜加工廠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提升,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率先推行工業項目“先建后驗”審批服務模式,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157家,規上企業新增數排名全市前列。科技創新取得突破,連續兩年獲省政府真抓實干激勵表彰,湘泵公司系列油泵獲第四屆衡陽市“市長質量獎”和湖南名牌榮譽稱號。“旅游活縣”進程持續深入,羅榮桓故里景區4A升5A穩步推進,白蓮風景區成功創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衡東獲評湖南省精品旅游線路重點縣。土菜產業蓬勃發展,“三樟黃貢椒”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國十大名椒,“衡東土菜”集體商標獲批,三樟鎮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城鄉建設日新月異。河西新區加快開發,雙園大道北延段、學府路、沿江路、坪石路竣工通車,人防應急指揮中心、奧體中心建成投用;舊城新貌愈發靚麗,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提質改造,防洪排澇、管網修復順利實施,城市承載力不斷增強,沿江風光帶、少梅文化公園為城市扮靚增彩;城市管理更加精細,榮獲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鄉村面貌變化明顯,完成農村公路窄路加寬671.53公里,實施第二輪農網改造,大幅改善了全縣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白蓮鎮馬房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白蓮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三大攻堅戰成績斐然,完成縣級平臺公司整合轉型,政府項目非市場化融資實現零增長;全縣33個建檔立卡省級貧困村全部“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8301戶25850人全部脫貧,縣教育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的重點民生實事任務,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繼續保持動態清零。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徹底消除,建成教育信息化2.0平臺,校園實現光纖網絡全覆蓋,獲評全市唯一“省農村網絡聯校群建設示范縣”。醫療環境不斷改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勝利,公共文化水平持續提升,成功舉辦第四屆“土菜旅游文化節”“陳少梅文化藝術節”等系列活動,榮桓圖書館獲評縣級“國家一級圖書館”。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高,強力推進綜治中心、“雪亮工程”建設,“一村一輔警”“城市快警”全面配備,“冬春攻勢”“百日會戰”戰果名列全市前茅,“一標三實”“兩站兩員”等工作經驗在全省推介。
專欄 1:衡東縣“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指標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年均增長率(%) |
生產總值(億元) | - | - | - | - | 290.81 | 7.5 |
第一產業增加值 | - | - | - | - | - | 3.4 |
第二產業增加值 | - | - | - | - | - | 7.0 |
第三產業增加值 | - | - | - | - | - | 9.1 |
一二三產業比 | - | - | - | - | 17.8:33.7:48.5 | - |
年末人口(萬人) | 63.82 | 62.92 | 61.52 | 60.94 | 60.8(預計) | -1.1 |
人均GDP(元) | - | - | - | - | - | - |
城鎮化率(%) | 38.3 | 40.7 | 40.6 | 41.2 | 42.2(預計) | 3.1 |
工業增加值(萬元) | - | - | - | - | - | 7.1 |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 | 1.08 | 1.44 | 1.67 | 1.9 | 2.4 | 21.7 |
科技進步貢獻率(%) | 56.8 | 57.3 | 58 | 58.9 | 59.5 | - |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 - | - | - | - | - | 12.5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 89.52 | 99.08 | 109.05 | 120.43 | 110.63 | 7.9 |
外貿進出口總額 (萬美元) | 3924 | 1551 | 2009 | 2712 | 1800 | 46.8 |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萬人次) | 530 | 360.51 | 404.1 | 384.6 | 423.06 | 10 |
旅游收入(億元) | 23.8 | 27.14 | 30.67 | 29.5 | 32.45 | 10 |
全員勞動生產率 (萬元) | 5.83 | 6.44 | 7.02 | 7.60 | - | - |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0760 | 22479 | 24354 | 26508 | 28092 | 8.0 |
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6989 | 18314 | 19780 | 21481 | 22920 | 7.8 |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28226 | 30596 | 32860 | 35522 | 37369 | 7.6 |
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9.65 | 10.83 | 10.85 | 10.95 | 10.95 | - |
貧困人口減少(萬人) | 0.5322 | 0.4936 | 0.5682 | 0.4739 | 0.207 | - |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2 | 3.3 | 3.5 | 3.6 | 3.6 | - |
人均預期壽命(歲) | 76.2 | 76.5 | 76.7 | 76.9 | 77 | -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 | 13.25 | 12.76 | 12.81 | 13.19 | 12.98 | -1.99 |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 | 9.84 | 8.69 | 7.52 | 8.15 | 8.19 | 0.42 |
耕地保有量(萬畝) | 68.304 | 68.291 | 68.4 | 68.385 | - | - |
森林覆蓋率(%) | 52.1 | 52.7 | 53.1 | 53.4 | 53.5 | - |
第二節 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一、積極應對全球發展大變局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帶來巨大變量。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以 5G、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術、新能源、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深刻影響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全球價值鏈圍繞研發、設計、制造、裝配、營銷、服務等環節再分工日益深化,新的產業分工格局正在加速調整形成中,對國際經濟格局、產業鏈布局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二、主動適應我國發展新格局
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空間依然廣闊,內生動力、市場潛力和要素支撐能力依然強勁。我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蹄疾步穩,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考察,賦予了湖南在新時代的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務,省委提出“三高四新”戰略、市委實行“一體兩翼”戰略,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三、衡東縣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我縣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基礎堅實、商貿物流通達、生態資源豐富、社會大局穩定,隨著我縣“現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機遇潛能前所未有,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經濟結構不夠優、產業比較優勢不夠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民生保障還需夯實,社會治理仍需提升,風險防控壓力較大,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許多挑戰。綜合判斷,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縣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全縣上下要準確認識和把握發展大勢,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積極調整戰略部署,加快推動產業升級,有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啟建設現代產業強縣新征程。“十四五”時期,我縣將面臨發展的“四大機遇”和“四大挑戰”。
(一)精準把握“四大機遇”
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衡東位于中國經濟發展中軸線上,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貫穿南北,“北靠長株潭,南接大灣區”。“衡東資源優勢”持續轉化形成“衡東發展優勢”。產業轉移承載能力、物流樞紐服務能力和前沿技術應用能力必將快速提升,區域增長極作用將進一步加強,衡東必將加速崛起。
發展新格局激發新動能。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內需市場。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需求結構,不斷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消費服務主導型經濟新時代已經來臨,為衡東經濟發展增加“內驅”新動能。
城鄉融合創造新需求。“十四五”時期,國家、省市將繼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健全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與政策體系,持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的一體化。衡東的城鎮化率將繼續提升,農村生活將更加富裕,民生短板將進一步補齊,新的城鎮人口和農村富裕人口將創造巨大的消費空間,產生巨大的消費需求。
改革開放拓展新空間。“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對政府管理效能、生產生活環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全省將繼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等,繼續加強內聯外引,加強區域交流合作。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區域開放戰略,結合打造精簡高效政府、創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改革目標,疊加衡陽市委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戰略部署,將為衡東縣“十四五”時期“走出去”、“引進來”增添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二)積極應對“四大挑戰”
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受新冠疫情、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世界整體經濟走勢將進一步下探,我國可能面臨出口乏力、內需不振、傳統投資邊際效益遞減的不利局面。衡東縣產業發展存在“大而不強”的現實情況,整體發展質量不高、龍頭企業偏少、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滯后、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壓力較大。
區域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十四五”時期,全省許多地區都把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戰略目標,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搶抓5G、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經濟和新興業態發展的制高點,全力爭資源、爭項目、搶人才。產業發展呈現同質化較強、政策競爭及項目競爭激烈的態勢。
社會民生領域仍存短板。受限于經濟發展狀況和地方財力現狀,衡東縣在社會民生事業上的支出要低于省內發達和較發達地區,加之人民群眾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升,社會民生服務領域仍然存在不少現實短板,“十四五”期間補短板強弱項的壓力較大。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十三五”時期,衡東縣的生態文明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但與產業發展訴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部分區域、領域的治理難度較大,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景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等的保護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