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草市鎮
> 法規文件
來源:草市鎮 ???? 發布時間:2024-11-11
為深入推進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提升我鎮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業務水平,確保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合我鎮實際,現制定2024年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監管促發展、安全惠民生”理念,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發展現代農業、促進鄉村振興為目標,構建“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負主體責任”的安全責任體系,落實“監管到村組、檢測全覆蓋”的管理模式,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執法監管,全面提升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基本實現從生產到市場的全程可控監管,確保農產品“優質、安全、放心”。
二、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監管為重點,落實監管責任,強化監管措施,全面提升監管水平,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三、工作重點
(一)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以條塊結合的網格化為載體,完善鄉村分級負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建立覆蓋全鎮的監管工作隊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落實2名專職監管人員,主要負責做好本鎮范圍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對轄區內生產經營的農畜產品進行監管、檢測和服務工作。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每個村設立1名協管員,由負責分管農業的村干部兼任,主要負責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檢查,及時向上級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信息,加強對生產主體投入品采購、標準化生產、規范開具合格證的宣傳指導。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確定1名內檢員,負責本企業生產或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按照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要求,以重點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貿市場為對象,建立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身份識別制度。
(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全面落實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零售市場等生產經營者的標準化生產、禁限用投入品使用、產銷檔案建立、產品質量控制、污染物治理等主體責任。督促業主落實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做到業主內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健全、管控制度完善、責任分工明確、管理措施到位。主要農產品生產經營管理者對進入交易市場的農產品進行抽檢或者委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強化日常監督檢查。聚焦重點品種、重點主體和重點問題,推動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和自我承諾,壓實主體責任,鼓勵“菜籃子”產品隨車附帶合格證上市。(三)加大投入品監管力度。進一步強化對我鎮農藥和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專營店的管理,建立農資購買索證索票、經營臺賬等制度。聯合縣農業執法大隊加強對農資市場的檢查力度,對違規經營和遭群眾舉報的企業和個人,一經查實立即處理,并列入黑名單,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四)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緊緊圍繞我鎮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建立健全適應我鎮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農業標準體系。把標準化生產作為農業技術推廣和特色產業開發的方向,加強農業標準化知識的培訓學習,建立以示范、培訓、咨詢為主要手段的標準化推廣網絡。結合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生態養殖等技術。所有基地負責農產品質量的管理、技術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所有的生產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積極推進“兩品一標”認證,擴大認證農產品生產規模,農產品生產企業制定《農產品質量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各項生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農(獸)藥合理使用規定和安全間隔期,全面建立投入品和生產檔案,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有序推進,各種檔案記錄齊全,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本鄉生產的蔬菜、水果中禁用農藥、畜產品中“瘦肉精”等禁用藥物的檢測合格率必須達到100%,“兩品一標”產品的抽檢合格率達到100%。
(五)切實加強監測體系建設。建立標準化檢測室,配備藥殘速測設備,配備檢測人員,全面開展產地檢測,通過檢測為監管和生產提供依據。立足現有條件,逐步擴大監測品種和范圍、增加監測數量和頻次,不斷提升監測科學化水平。種植產品日常檢測不少于300批次,養殖產品“瘦肉精”等禁限藥物監測面達到100%,實現監測品種和范圍對本地主要食用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全覆蓋,強化檢測,限制不合格農產品入市。
(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有序,對非法生產經營、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等行為的查處率達到100%。建立轄區內所有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檔案,聯合區監測站定期組織對基地、生產企業、農貿市場、投入品市場開展現場檢查;對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企業和經營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對“兩品一標”企業產品質量不符合規定或不按規定生產、屢教不改的責令其自動退出;對拒不接受整改意見涉嫌違法的由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依法處理;對造成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保障此項工作順利有序開展,鎮政府成立由鎮長尹路為組長,分管農業黃準為副組長,鎮財政、派出所、農綜、畜牧、水利、應急、林業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為成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由陽俊兼任辦公室主任,各相關單位要加強組織協調,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健全內部協作機制,定期會商制度、及時督促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工作,科學應對、妥善處置各種應急突發事件。加強部門間工作聯動,在標準化生產、產銷對接、監管監測、監督執法等方面密切配合;與市場監督管理所、派出所、應急辦建立聯合執法、大要案移送制度,加強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與配合,協調、有序推進監督檢測、專項整治、聯合執法、應急管理等工作,形成監管合力。
(二)深化思想認識。要充分認識、認真把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始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在首要位置,作為系統性、長期性任務和全局中心工作來抓。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要圍繞地方農業主導產業、優勢產業,以商品生產基地為重點進行風險監測,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研判,對檢出不合格農產品的生產主體及其生產基地實行重點監控,及時排查、有效防范重大風險隱患。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管理、發布,正確引導社會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應急管理,各單位要建立和完善應急預案,切實提高應急管理能力;落實屬地責任,科學應對、及時妥善處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損失和事態影響。
(三)強化督查考核。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重點加強生產源頭的監管,落實農產品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加強農產品生產的信息報送,不斷完善質量安全評估手段和考核指標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形成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評價、激勵和監督機制。對工作扎實、成績突出的村和個人給予表彰;對年度考核評議較差的村,予以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