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草市鎮
> 法規文件
來源:草市鎮 ???? 發布時間:2025-11-10
根據中央、省、市、縣關于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為進一步穩定我縣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障農民的土地權利,做好2025年土地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全縣鄉鎮試點工作,為我鎮有效做好2025年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試點情況
經衡東縣農業農村局調研,衡東縣草市鎮為我縣2025年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鄉鎮。
試點鄉鎮基本情況:草市鎮共有1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19個,村民小組443個,家庭成員54811人,二輪土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12325戶,確權到戶土地面積43752.62畝。
二、試點內容
(一)依法依規開展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規程(試行)》等相關規定,我鎮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現規范有序開展延包工作。
1.宣傳發動。
開展全方位的宣傳,利用固定宣傳牌、村(社區)公示欄、宣傳標語橫幅、宣傳手冊、《告農民的一封信》、村村響廣播、網格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進行土地延包法律法規政策宣傳。
2.成立機構(2025年 9 月10日-15日)。
(1)草市鎮黨委、政府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研究全鎮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制定《草市鎮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實施方案》,成立由鎮黨委書記袁丹、鎮長尹路為雙組長,副書記丁佳齊、自然資源分管領導袁志祥、農業農村分管領導黃準、農經水利分管領導陽冬平(常務)、紀委書記唐十月、林業分管領導侯曉波、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肖機根、派出所所長許香文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站所負責人和駐村負責人為成員的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30年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副組長陽冬平兼任,辦公室人員羅嘉、劉慧龍、鄧慧玲、易敏,負責全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的資料收集,工作調度、督導等日常工作(9月10日-12日);
(2)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全鎮動員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對全鎮、村(社區)、組干部進行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培訓;
(3)鎮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專班指導、駐村干部和技術公司協助各村(社區)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本村(社區)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方案,進行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發動和業務培訓會議(9月15日)。
村(社區)成立由村(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為組長,村支兩委干部為副組長,村民小組組長為成員的土地延包工作領導小組,村干部包片到組,駐村干部包村到片,各村把駐村干部到片,村干部到組的責任明細表報二輪到期延保工作專班易敏處,村建立土地延包工作辦公室,配備檔案專柜,制定《村級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方案》,方案制度公示上墻。選舉產生村級二輪土地延包兩個工作小組:一是土地延包工作調查小組,聘請本村(社區)老黨員、老干部等人員,專職專責從事土地承包調查、摸底和矛盾調解等工作;二是土地延包資料檔案整理小組,由各村(社區)的會計,信息員擔任,負責土地延包數據資料審核復查,數據掃描錄入系統;
3.調查核實(2025年 9月16日-10月8日)。
組織、指導、督促各村(社區)開展二輪土地延包工作的調查核實工作,核實工作要做到細致認真,不漏一戶,嚴禁村(社區)、組干部代簽代辦,對存在錯誤或問題的,及時糾錯和解決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
村(社區)土地延包工作調查小組主要調查核實以下情況:
(1)二輪土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到戶情況;
(2)農戶整戶消亡、全家進城落戶以及整戶無地情況;
(3)二輪土地承包以來農戶家庭人口變動情況;
(4)二輪土地承包后村集體土地利用現狀情況;
(5)農戶對開展二輪土地承擔到期后再延包30年工作的意愿及想法調研;
(6)二輪承包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糾紛和歷史遺留問題主要集中于前期確權存在的錯誤、土地界限存在爭議、人口增加、減少情況與現有土地面積不匹配問題。
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對二輪土地承包存在爭議的矛盾糾紛,進行調解處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堅持延包原則,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
對少數存在承包地因自然災害毀損等特殊情形且群眾普遍要求調地的村組,由農民集體民主協商,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報鄉鎮政府和縣級政府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在個別農戶間作適當調整,但要依法依規從嚴掌握。堅持完整丘塊調整或轉讓,不得“破田”造成新的細碎化;
(2) 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F有承包地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由農戶繼續承包,承包期再延長30年,衡東縣以2026年1月1日為延包初始日;
(3) 繼續提倡“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為避免承包地的頻繁變動,防止耕地經營規模不斷細化,在延包期內,提倡“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
因家庭成員全部死亡的消亡戶,或家庭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身份全部消失的承包戶,發包方應當依法收回其承包地,另行發包。不得借機預留新增機動地;
(4)建立土地承包權依法自愿有償轉讓機制。維護進城農戶土地承包權益,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權作為農戶進城落戶的條件。對承包農戶舉家進城落戶的,要按照國家不同時期的政策和法規分別處置。積極引導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償原則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轉讓或將承包地退還集體經濟組織,也可鼓勵其多種形式流轉承包地經營權。
對于農戶承包地塊異動變化的,根據互換、轉讓等協議,農戶向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遞交確權、登記申請書;對于婚嫁婦女或入贅男涉及“兩頭”登記的,當事人書面承諾放棄一方,原則上建議在現居住地登記。
4.審核公示(2025年10月8日-10月22日)。
調查核實無異議的,由技術公司制作《公示表》在村級公示欄、人口集中的路口等地方開展張榜公示,公示期為15天。
5.制定延包方案(2025年10月22日-11月7日)。
以二輪土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為基礎,將本次二輪土地延包調查核實的情況,通過上門走訪、召開戶主會議、屋場會議等方式征求意見后,以原自然村民小組(無村民小組的以村為單位)制定延包方案,延包方案公示15天,經群眾確認無異議后,各村(社區)、組形成二輪土地延包方案,方案具體包括家庭成員信息、承包地塊位置、地塊數量、地塊面積等內容,村、組二輪土地延包方案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報縣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專班備案。
6.簽訂合同(202年 11月7日-11月20日)。
全縣統一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行使發包職能,耕地承包合同書加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公章。在公示無異議的基礎上,建立農戶土地延包花名冊。組織簽訂2026年1月1日起生效的再延長30年耕地承包合同書。合同簽訂采取電子網簽形式,所有農戶在農業農村部二輪土地承包電子網簽系統簽訂承包合同。
7.完善證書(2025年 12月)。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和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的文件精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農民的物權、財產權,由自然資源部門頒發不動產登記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根據中央二輪土地延包30年的相關規定,以二輪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為基礎,已頒發的土地承包權利證書,在新的承包期繼續有效且不變不換,證書記載的承包期限屆時作統一變更。對個別調地的,在合同、登記簿和證書作相應變更處理。
二輪延包中,總體上堅持農戶承包經營權證“不變不換、有變就換”原則。農戶家庭承包要素在延包中發生變化的,包括二輪承包確權中涉及信息錯誤(含農戶申請旱地、園地、自留地等長期穩定承包經營的承包地),需要變更的,由農業農村部門按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后和簽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后,移交自然資源部門頒發不動產登記證,不再頒發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對于不變不換的證書,待程序啟動后,持證農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行去自然資源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加蓋不動產登記公章。
8.總結歸檔(2025 年12月)。
總結梳理我鎮二輪土地延包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土地延包程序和方法。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建好到戶的承包丘塊面積清冊、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清冊。收集整理工作資料,包括縣級、鄉鎮、村(社區)相關文件資料,開展工作的影像資料,公示資料,工作底圖等,建立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將土地延包的承包合同按“一戶一檔”整理裝訂,及時移交縣檔案館入館存檔。
(二)探索解決問題路徑。開展鎮試點主要探索解決以下具體問題:一是探索直接順延的條件和具體辦法;二是對承包地因自然災害損毀等特殊情形,探索實施“大穩定、小調整”的具體辦法;三是探索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跨村組跨鄉鎮的出嫁、離婚、喪偶婦女等特殊群體承包地延包路徑;四是探索整戶消亡土地收回和發包機制;五是探索土地經營權流轉與延包的有效銜接方式。
三、工作要求
(一)嚴格遵循工作要求。兩個堅持:一是堅持延包原則,不得打亂重分;二是堅持有限目標,盡可能的化解矛盾。五個不得:一是不得強行收回農民土地搞反租倒包,不得混淆反租倒包與委托流轉的概念;二是不得隨意改變集體所有權界限,不得借合村并組進行資源調劑,仍然以原自然村民小組延包;三是不得新增機動地,不得借發展集體經濟之名等為由,把收回的承包地違法留作機動地,機動地超過5%的要嚴格依法承包到戶;四是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行“確權確股不確地”。已經確權到地塊的,不得借延包之機再確股;五是不得回避矛盾“一延了之”,對承包農戶合理的訴求,分類解決。
(二)加強工作有序銜接。一是鄉鎮工作專班要有序推進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及時與縣級工作專班銜接;二是加強對村(社區)、組二輪土地延包的調度、督導,及時處置矛盾糾紛,督促各村及時完成工作任務。
(三)探索相關問題處置方法。
鄉鎮收集、梳理、歸納村(社區)二輪延包試點工作中發現問題,結合我鄉鎮的經驗作法,堅持“一村(組)一策”原則,按照法律法規政策相關規定,指導各村(社區)土地延包工作中的矛盾糾紛調處。把握不準的政策問題,要及時報告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鄉鎮黨委書記袁丹、鎮長尹路為雙組長,副書記丁佳齊、黨委委員人大主席袁志祥、組織委員黃準、統戰委員陽冬平(常務)、紀委書記唐十月、副鎮長侯曉波、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肖機根、派出所所長許香文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站所負責人和駐村負責人為成員的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30年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各村(社區)分別成立專門工作小組。
(二)落實工作責任。由縣二輪延包試點工作專班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定期聽取試點工作匯報,分析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審議試點鄉鎮具體延包方案,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專班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組織指導、培訓動員、督促落實。我鎮實行黨政主要領導統籌協調安排,片長包片,駐村干部包村落實工作人員,督導村(社區)開展二輪延包工作,維護農村穩定。村(社區)負責組織實施和防范化解矛盾糾紛。
(三)保障按時間節點有效完成工作任務。保障宣傳、發動、培訓、數據修改、承包合同、證書印制、檔案整理、歸檔等按時間節點有效完成工作任務。
(四)嚴肅組織紀律。試點工作堅持封閉運行,不對外宣傳報道。積極應對、妥善處理試點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重大問題及時上報請示,確保不發生群體性事件。
(五)加強信息反饋。鎮工作專班每周五在政府工作群里通報各村完成情況,及時進行安排和調度,同時向縣專班報送工作進展情況、主要做法、存在問題以及相關建議,遇到重大問題及時報告。工作專班定期專題研究、統籌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加強督促指導,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衡東縣草市鎮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