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甘溪鎮
> 工作動態
來源:甘溪鎮 ???? 發布時間:2025-05-26
2025年,鄉村振興迎來關鍵攻堅期,衡東縣鄉村發展開啟“新航程”。本期《鄉村振興大家談》將鏡頭對準衡東縣甘溪鎮,聚焦這支引領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甘溪鎮將如何為衡東打造全新的綠色生態引擎,開拓全新的發展局面,又將采取哪些創新舉措,助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今天的節目讓我們一同聆聽甘溪鎮黨委書記向正秋深度解讀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甘溪鎮依托鉛鋅礦、采石場和交通區位優勢,貢獻了全縣超40%的工業產值,是全縣唯一擁有三家大型國有企業的鄉鎮,但資源型經濟也讓我們面臨生態透支、發展模式單一的困境。如今,我們以‘礦區變景區、資源變財源、黑色變綠色’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推動‘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型,逐步實現全鎮‘一區三礦’的新發展格局,在生態修復和產業轉型中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甘溪鎮黨委書記向正秋說。
過去,礦區裸露的山體是甘溪的“傷疤”,化工廠刺鼻的氣味是甘溪的“痛點”。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鎮以“刮骨療毒、始獲重生”的堅定決心和勇氣,關停規模性化工廠3家,取締違規沙場8家,關停各類中小型礦山企業6家,生態修復大型礦山2家;尤其是爭取和整合各類資金1.3億余元,對金龍礦區實施綜合性環保整治項目,現已完成所有核心項目的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覆蓋全部礦區。如今,全鎮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好轉,廢棄尾砂庫變成了連片綠洲,曾經的“工業傷疤”在逐步變成新的生態公園。
“生態修復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下一步,我們將深挖甘溪“山水人文”資源,努力破解“一礦獨大”的發展困局,以“洣水百里畫廊”旅游規劃為契機,利用夏浦村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以及省級文保單位“蕭家大屋”的優質資源,打造輻射全鎮的“宜居宜游”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當前,我們也在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基礎性項目建設,投資600余萬元、全長2公里的石崗村山洪溝建設項目基本完成,這是甘溪歷史上單體最大的地方性民生項目,即將成為當地群眾散步的生態走廊;在資源轉型方面,我們準備廣泛建立“一礦帶一村”的聯建機制,把礦區收益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動能,我們已在三個礦區通過“以工哺農”、“礦農雙棲”和集體經濟入股等形式,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富精神”。基于特殊鎮情,我們大力推行“村域治理小切口”實踐,推動“鎮域治理大效能”提升。2024年,全鎮各村(社區)各類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小切口”蓬勃發展。石崗村“以獎助學”活動連年開展,有力建設文明鄉風;棗園村的“白喜簡辦”“厚養薄葬”成效斐然,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東沖村的“重陽節會”深入開展,讓“敬老愛老”深入人心,文明鄉風的構建也推動了我鎮信訪積案的化解,有力打造和美甘溪。
未來,我們將錨定“一區三礦”目標:以洣水生態旅游區為龍頭,推動三大礦區向綠色礦山、科普教育基地轉型;通過“生態補償+產業反哺”機制,讓群眾可感可及地共享發展紅利。我們的承諾是:“甘溪的每一寸土地,都要成為承載鄉愁、孕育希望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