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石灘鄉
> 法規文件
來源:石灘鄉黨政辦 ???? 發布時間:2023-05-31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預防和杜絕學生溺水事故發生,確保學生生命安全,根據國家、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現就進一步做好預防學生溺水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提高思想認識,重視預防學生溺水工作
溺水事故是危害中小學生生命安全的“第一殺手”。我鄉境內河流、溝塘、水庫、渠壩較多,預防學生溺水工作任務艱巨。各村和各部門要站在維護學生人身安全和確保我鄉安全穩定的高度,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將預防學生溺水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按照“邊排查、邊整改”的方法,加強宣傳、摸排、巡查和工作研判,梳理當地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舉措,壓實工作任務和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強安全宣傳,營造學生安全教育氛圍
(一)要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宣傳安全知識。
通過村村響、標語、警示牌等多種方式和途徑深入開展防溺水宣傳工作,刊登播放防溺水公益廣告和滾動字幕,宣傳防溺水知識,發布警示信息,進行防溺水警示教育,引導中小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時刻牢記防溺水安全“六不要求”,進一步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防”字當頭,遠離危險。
(二)要組織開展全民防溺水安全知識普及教育。
各村要以村委會為單位,通過分級組織學習培訓,通報溺水事故典型案例,開辟宣傳欄,懸掛宣傳標語,走訪家庭,印發宣傳手冊等方式,重點讓每一位家長和青少年兒童監護人知曉安全防范基本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對青少年兒童的法定監護責任。家長及監護人要切實履行對子女的主體監護責任,了解掌握學生防溺水“六不”要求,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學會正確的自救和救人方法。各村委會要組織防溺水宣傳員,利用宣傳小喇叭進行宣傳。
(三)要關愛留守兒童,認真落實防溺水安全教育。各村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國發[2016]13號)精神,建立農村留守兒童信息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學校要根據留守兒童花名冊,加強家校聯系,實行結對幫扶,通過經常性開展家訪,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督促監護人履行監護責任。進一步加強村校合作,動員村組干部參與對本地留守兒童的安全監管。充分發揮民政部門、群團組織和志愿者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安全意識。
三、明確監管職責,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建設
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屬地管理、分級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預防學生溺水責任體系。各村要成立預防學生溺水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對本轄區預防學生溺水工作負總責,村黨組織書記兼任本村小學(教學點)的特聘安全副校長,負責轄區學校(教學點)預防學生溺水及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對學生防溺水的宣傳教育,落實防溺水教育“六個一”,即看一次專題片、唱一首歌、上一節課、貼一張掛圖、寫一篇作文、發一封信。要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家長會和校園集中演練活動,在每年雨季、汛期及春秋季開學初集中開展教育活動,督促學生監護人落實監管責任。鄉教育、鄉水利、鄉農業農村、鄉自然資源、鄉住房和城鄉建設、鄉公安、鄉應急管理、鄉衛生健康、鄉交通運輸、鄉融媒體中心等部門要根據職責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堅持主要領導“經常過問”、分管領導“全面掌握”、工作人員“落實到位”的工作責任機制,確保防溺水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四、打造安全環境,開展溺水隱患排查整治
各村、各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職責分工”的原則,迅速組織專班對轄區內和職責范圍內涉水安全隱患再一次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治到位,重大安全隱患按照“一單四制”要求落實整治措施,明確安全隱患整治責任人,限期整治到位。對渡口、河道、山塘、水庫、水閘、溝渠、干支渠、洞坑、廢棄礦井等危險水域,要設立安全警示標牌、隔離帶、防護欄、求救電話和警示標識等,提醒學生自覺遠離,嚴防溺水事故發生。要迅速組織防溺水巡邏隊,確保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建立危險水域常態化巡查機制,加強重點時段、重點水域和事故多發區域的看護巡查,及時制止學生下水游泳或嬉戲,監督各水域權屬主體(責任、責任單位)完善各項安全設施,加強現場安全管理。
五、強化督查機制,嚴肅事故責任追究
將預防學生溺水工作納入我鄉和相關職能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平安建設考評和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內容。建立事故責任倒查機制,嚴格事故責任倒查,對因宣傳教育和工作不落實、重點水域漏管、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重大學生溺水事故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和責任人的責任。各部門要加強應急值守,健全完善防溺水應急預案,暢通信息渠道,及時報送相關信息。鄉政府督查室、鄉教育督導委員會將適時開展工作督查。
預防學生溺水工作職責分工
鄉人民政府:履行安全工作屬地管理職責;加強境內小型水庫、河道、溪流、山塘等危險水域的日常看護巡查工作,督促指導所轄村落實預防學生溺水工作,組織村干部、安全員和駐村輔警到轄區水域巡邏并勸阻學生私自游泳現象,將巡邏任務分工到位,責任到人。增加投入,在境內小型水庫、河道、溪流、山塘等水域設立警示標志;加強對屬地居民群眾的宣傳教育,特別要加強外來務工人員中的學生家長的教育,督促學生監護人切實擔負起對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責任。
村組:負責轄區山塘水渠水坑的管理;全面開展隱患水域排查,對危險路段及水域、村民臨時建筑挖坑積水等,一處不漏地樹立防溺水警示標牌或設置安全隔離整、防護欄等,對以往發生過學本建或的復院交域和防工作,及時阻止、為離游冰和戲水無要的學生;加強對本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