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吳集鎮
> 機構職能
來源:黨政辦 ???? 發布時間:2025-04-21
過去一年,吳集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著力在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安全生產、信訪維穩、民生保障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全力打造“群眾富、民風好、生態美、政清廉”的新時代幸福吳集。
一、過去一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焦黨建引領強隊伍建設,穩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一是組織建設全面提質。鎮黨建辦嚴格落實“月調度、季調研”機制,每月下發工作提示、每季度建立調研清單,對存在問題現場進行交辦,并督促及時整改,確保問題整改到位,推動全鎮黨建工作落地有聲。二是強化支部自身建設。2024年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1期,對16名積極分子按照黨章規定進行培養教育,確定發展對象16人,并按程序召開接收預備黨員大會,按期轉正預備黨員21人。三是培養儲備村級后備力量。通過篩選摸排、確定人選、跟蹤培養、動態管理,將125名優秀人才納入至村黨組織后備力量培育臺賬(其中主干后備力量68人,副職后備力量57人),不斷為村級干部隊伍蓄足源頭活水。四是認真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通過“三會一課”、支部書記講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種方式,開展專題學習和討論140余次,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落實落細。五是群腐問題整治。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7起,其中民生領域共10起涉及21人,鄉村振興領域共5起涉及6人,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領域共2起2人,追回違規資金共計66100元。查處兩個村2人重復領取惠農補貼資金共計21953.6元,六個村8人超領雨露計劃補貼資金共計49500元,對涉及人員分別進行了提醒談話和約談。
(二)聚焦理論武裝抓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一是認真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刪除引號、“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以及“黨紀學習教育”為主線,積極組織各村(社區)開展各類微宣講、屋場懇談會等活動,實現了政策宣傳的全覆蓋,有效提升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政治理論水平與思想覺悟。二是扎實推進網絡輿情應對工作。高度重視網信辦交辦的網絡輿情件,對所有交辦的網絡輿情件全部按時按質完成應急處理與回復工作,累計回復交辦函約15次,確保網絡輿情的穩定。三是全面開展社會宣傳工作。大力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全年圍繞移風易俗、禁毒反電詐、保護未成年人、環境衛生整治等主題,開展活動約20次,有效提高群眾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
(三)聚焦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一是加強政策法規學習。召集全鎮村級統戰協理員進行業務培訓,包括解讀宗教事務條例等。二是常態化管理宗教場所。對我鎮轄區內的吳集教堂、莫園聚會點、風仙觀、般若庵等宗教場所活動人員進行教育引導。三是嚴格管控場所安全。聯合鎮應急辦對宗教場所進行不定期安全隱患排查,檢查“五進五好”宣傳牌、滅火器、國旗等物品齊全,消防安全、房屋安全有保障。對不合規場所楊山廟、救生寺等進行責令整改。
(四)聚焦鞏固提升抓鄉村振興,推動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升。一是聯合驗收助力高質量庭院經濟發展。收集各村監測戶、農戶上報各類特色種養殖項目,6月經多部門聯合實地驗收,符合標準的共計749項,獎補金額55萬余元。二是精準核實保障雨露計劃補助落實。嚴格篩查學歷、精準核實在校情況,及時在陽光審批系統內錄入發放信息,今年共計錄入353條系統數據合計發放52.95萬元。三是完成2024年度項目庫第一批中央財政銜接資金項目實地核查工作,共有10個村(社區)安排項目資金、涉及資金共145萬元。四是做好脫貧戶、監測戶的幫扶走訪。收集統計上報監測戶及脫貧人口自然增減情況,對省平臺每月風險預警數據及時進行入戶核實處理共232條,督促責任人做好脫貧戶、監測戶的幫扶、聯系走訪工作,及時宣傳各類幫扶政策,普及安全知識等。
(五)聚焦服務保障落實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一是持之以恒解民憂。我鎮農村低保1327戶,2697人,城鎮低保24戶,27人,農村特困散養549戶,城鎮三無8戶,集中供養49戶,均按政策補貼到位。持證殘疾人中享受重度護理補貼1715人,困難生活補貼1624人。入戶走訪特困家庭31戶,其中已享受待遇18戶。臨時救助167人共計121000元。二是持之以恒惠民生。全年新增社保參保6900人,待遇領取15763人,待遇生存認證168175人次,辦理喪葬業務597人,發放喪葬費358200元。落實醫保工作“三到位“,鎮村干部下沉到位,上門宣傳到位,政策解讀到位,醫保催繳到位,2025年度醫保征繳工作完成65886人,完成率83.51%;實現醫療救助21人,救助金額達310664.86元,大大的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三是持之以恒穩就業。今年完成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530人,完成全年度的82%,對貧困勞動力信息維護2520條,及時做好311服務工作,組織87人參加機油泵廠專場招聘會、181參加衡東縣2024年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四是持之以恒抓教育。定期在各校區巡邏巡查,確保校園周邊環境安全;對4名殘疾學生進行送教上門服務,邀請11名困難學生到鎮政府進行現場資助;持續開展防溺水工作,入戶向學生、家長發放公開信6千余張,要求重點水域值班值守、豎立警示牌及標語,配備救生工具;結合村村響進行防溺水宣傳,重點水域攝像頭監控等。
(六)聚焦污染防治抓環境保護,推動生態環境綠色發展。一是人居環境提檔升級。嚴格執行改廁標準,嚴把質量關,鞏固戶廁改造成果,對全鎮1195個問題廁所整改情況全部驗收完畢;已發放2024年吳集鎮農村戶廁改造化糞池64個,目前改廁安裝進度已過半。二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有力推進。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等平臺,開展鏟除“加拿大一支黃花”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治水落實“河長制”,常態化開展河道保潔,完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增設垃圾桶共計400余個。三是生態環保持續發力。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共交辦3個問題已完成2個,暫未完成的問題由縣環保局牽頭負責;全年累計開展環保檢查12次以上,共交辦問題49個,完成整改49個,預計投入整改金額達80萬元以上,全鎮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七)聚焦糧食安全抓耕地保護,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一是抓好耕地保護。收到省審計雙非圖斑共6塊,每塊違法圖斑現場核實踏勘后最終已全部完成整改,今年耕地補齊任務共230畝,已完成199畝,占比86.52%;春苗行動任務共64.51畝,已完成55.06畝。二是抓好糧食安全。2024年全鎮全年完成雙季稻百畝示范點73個。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積19983.8畝,較上年增加6198.5畝。落實早稻面積22891.46畝,雙季晚稻面積14088.82畝。全年完成農產品膠體金300批次、畜禽水產品監測300批次的快速檢測任務,并積極推廣了綠色農產品認證體系,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八)聚焦重點行業穩定大安全格局,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全面推行“點位工作法”落實底線工作“五全一常態”機制,開展“九小場所”、“多合一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摸排384家,共發現安全隱患27處,正在逐步積極整改中;于歲末年初、清明節、暑期高溫、旅發大會期間對轄區內53家煙花爆竹經營門店全面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檢查。二是全面開展消防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對轄區內樓盤物業、電動自行車專賣店進行排查,發現隱患11處,交辦問題39個,已整改完畢。對轄區九小場所開展消防檢查,已摸排384家,共發現安全隱患27處,已發放604塊消防安全責任牌。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專項行動已摸排168戶,拆除違規設置的鐵柵欄、防盜網13處。三是科學組織與應急處理森林防滅火工作。今年開春以來,林業站共組織森林防火技能培訓2次,防火動員10余次,組織森林防火巡邏宣傳100余次,發放森林防火宣傳資料2萬余份,橫幅40余條,宣傳標語400余條。嚴格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三必須”“五到位”“三重申”的要求,全面扎實的做好野外火源管控工作。
(九)聚焦群策群力深入開展平安建設,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一是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激發公眾積極參與法治建設的熱情。共計開展及參加法律宣傳活動20余次,發放各類法制宣傳資料6000余份,舉辦法律知識講座2場次,到學校上法治課3場,解答法律咨詢200余人次,轄區內受教育人數達10000人次。二是開展專項行動,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加強對涉未成年人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場所排查整治,預防和減少發生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對重點人群分級分類建立工作臺賬,由包保責任人定期走訪,落實管控責任。三是緊抓摸排勸返,推進反詐打跨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來我鎮多個部門在轄區學校、市場、社區等重點場所積極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織密防范詐騙安全網;利用“大數據+網格化”推進涉詐高危人員的摸排核查工作,發動各村(社區)以及村輔警在轄區內進行自主摸排涉詐人員底數,為深入推進滯留境外涉詐高危人員勸返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四是嚴打黑惡犯罪,縱深推動掃黑除惡工作常態化。今年來,我鎮突出治安排查工作,重點加強對轄區學校及周邊的治安防控,推進開展“護學崗”行動,嚴格落實鎮村兩級義務巡邏制度。通過走訪群眾、屋場懇談等方式開展調查,深入了解轄區內情況,收集涉黑涉惡線索,并設置舉報箱制度,定人定期開箱,全平臺公布舉報電話。
(十)聚焦重點項目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吳集風電場項目在115天內順利送電并網,創造了衡陽市新能源項目從開工到并網的新速度。二是莫井輸變電項目已順利完工。三是栗木和德圳垃圾中轉站主體建設已全部完工,附屬項目正在做好群眾工作。四是河西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已完工。五是甘溪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正在穩步進行。六是水閘改造項目全面啟動,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七是德圳光伏項目已完成土地承包流轉合同簽訂。八是衡東縣第二自來水廠及管網工程一標段正在穩步建設。九是河西一號地拆遷“破冰行動”,10余年來首次有了新進展,目前羅余英戶已完成拆遷,剩余5戶9棟正在洽談。
過去的一年,我鎮圓滿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多項工作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吳集司法所成功創建省示范司法所、檔案工作榮獲“湖南省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省一級”稱號、吳集鎮交管站在湖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被評為全省工作突出交管站、消防工作榮獲“2024年度全市消防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消防隊伍”、征兵工作被評為“衡東縣2024年度先進單位”、鎮婦聯榮獲衡東縣“2024年度婦聯工作先進集體”,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是每一位鎮村干部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鎮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吳集鎮黨委、政府,向關心支持吳集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廣大干群,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多元發力、常抓不懈,全心全意固成果促振興。一是大力推動糧食生產工作。堅持黨政同責,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緊緊圍繞“穩面積、提單產”的總體目標,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抽檢力度和頻次和安全宣傳教育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符合標準。二是穩步推進特色產業規模化。主攻“品牌產業”“優勢產業”“高效產業”,以大戶帶頭、企業帶動、合股入社等方式,持續加大村集體養殖業、蔬菜、精品水果、油茶等培育力度,推進規模化特色種養殖繁榮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三是激活本土自然資源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發展適合本土文化的風電、種植等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結合吳集茶擔子、雞公巖旅游、楓仙嶺生態農莊等打造吳集特色文旅。
(二)履職盡責、從嚴管理,全心全意提品質優環境。一是抓好新型城鎮化。推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著力打造S336線綠化亮化工程,緊扣生態發展主題,帶動沿線村的和美鄉村建設。二是抓好美麗村莊建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推進示范村、示范片、示范屋場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三是抓好人居環境改善。常態化推進宜居鄉村創建,持續抓好農村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倡導“紅白喜事”保潔誰辦誰負責,加大村莊公共環境整治力度,引導黨員干部深入村組,鞏固提升宜居鄉村創建成果,加大村莊公共環境整治力度,推動村莊清潔行動由“村村干凈”向“家家干凈”轉變,全力打造宜居鄉村。
(三)謀勢聚能、提質增效、全心全意保項目促發展。一是錨定全局,服務產業升級,聚焦泵業智造、土菜產業,強化協作,推動協同格局與標準化體系建設。一方面,聚力泵業智造產業園集群,著力推進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配合縣委總鏈辦工作部署,力爭“五好”園區綜合考核進去全省前55名,引導園區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招商引資中,持續壯大園區主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力爭全年引進項目再創新高;另一方面,配合縣政府決策部署,協助土菜產業園建設落地,加快推進“向太太”食品供應鏈產業園等項目簽約,并依托吳集“土菜之鄉”品牌優勢,加速構建全產業土菜鏈條。二是服務民生,填補城鎮化發展“短板”,打造城鄉一體化垃圾中轉站。切實推進“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一體化收運模式,做好五里坪垃圾中轉站項目征地、矛盾協調等工作,為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規范化收集和無害化處理奠定基礎,促進鄉鎮區域環境衛生質量全面提升。三是聚焦環保,把牢綠色發展“方向盤”,推動河西管網建設提質升級。統籌推進河西管網工程建設,堅持掛圖作戰、實行清單化管理,主動做好群眾工作,及時化解征拆矛盾,保障工程有序實施,確保雨污分流系統及時運行,減少污水環境污染,為河西群眾生活生產保駕護航。
(四)以民為本、實干爭先,全心全意辦實事增福祉。一是抓好實施各類保障。全面落實好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醫療救助、殘疾人護理補貼、高齡補貼、計生特殊家庭補貼等政策,有序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征收工作。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注力度,全力保障基本生活。二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扎實開展通村、通組、連戶路的建設及養護管理,加大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管護力度,切實保障群眾日常飲水安全。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資源向農村配置,完善各類體育基礎設施,補齊發展短板,滿足群眾日常生活文化需求。
(五)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全心全意樹新風展形象。一是推動群腐問題整治。深刻落實上級指示精神,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對照整治重點,利用自查自糾、深入排查、群眾反映等方式梳理各行業部門存在的問題,常態化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行動,懲治“蠅貪蟻腐”,切實保障群眾切身利益,鞏固黨的執政根基。二是抓好思想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載體,加強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求知、求富、求樂”的需求。結合“村村響”、農家書屋、“送戲下鄉”等媒介和形式,強化理論宣傳和思想引導,結合各類傳統節日,引導村組積極開展各類文藝活動,推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與職業道德建設。三是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緊緊圍繞“治理有效”任務目標,以黨員大會、屋場懇談會、趕集日等契機,深入推進“八五”普法,積極推廣村民自治模式,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動鄉村治理重心下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六)守牢底線、防患未然、全心全意護平安筑防線。
鎮政府將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強化底線思維統籌企業發展和人民安全,聚焦森林防火、企業生產、道路交通等領域工作,切實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聚焦森林防火夯基礎。強化鎮半專業撲火隊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火場研判、器械操作等專項演練,提升實戰化響應水平;深化"巡查+宣傳"聯防機制,組織隊員定期進村(社區)開展火險隱患排查,利用"村村響"滾動播放防火警示案例,推動群眾防火意識入腦入心。二是聚焦企業生產安全強監管。建立企業安全動態臺賬,組織安監站開展高頻次、全覆蓋巡查,緊盯危化品存儲、特種設備操作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督促建立隱患自查、整改、驗收閉環機制,重點指導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流程,確保問題發現在早、處置在小。三是聚焦交通安全抓長效。緊盯行人橫穿高速高風險路段,組織鎮村干部對沿線村民特別是老年群體開展"一對一"入戶警示教育;聚焦校園交通安全主陣地,聯合轄區學校開設安全知識課堂,強化學生群體安全出行習慣養成;依托屋場懇談會常態化宣講農用車違法載人、酒駕醉駕等突出問題,結合典型案例開展警示宣傳,織密農村交通安全防護網。
各位代表,征程萬里,路在腳下。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著力在落實上下功夫、出經驗、展新貌,凝心聚力、集中精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吳集新路子、展現吳集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