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吳集鎮
> 重大民生信息
來源:安監辦 ???? 發布時間:2024-10-14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依法行政工作,嚴格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規范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行為,根據《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監督辦法》(安監總政法〔2018〕34號)《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編制辦法》(安監總政法〔2017〕150號)和《湖南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省政府令第287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5〕101號)《湖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關行政檢查辦法》(湘安監〔2017〕14號)等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結合《衡東縣應急管理局2021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東應急〔2021〕10號)、安全監管“強執法防事故”行動開展和我鎮實際,編制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編制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有關安全生產工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堅持分類分級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執法原則要求,發揮有限執法力量的最大執法效能,突出責任落實、監督執法和源頭治理,不斷推進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促進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二)編制原則
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提高效能的原則,全面準確地摸清屬地監管對象的數量,按照行業、地域、級別管轄的劃分,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執法人員的數量、經費和裝備水平實際,綜合考慮影響執法工作的各項因素,編制監督檢查計劃。按照“分層級、分類別、全對接”的要求,明確監管執法對象、時間、內容、方法、頻次和措施,確保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的科學性。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工作目標
通過監督檢查計劃的有序實施,督促企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并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時排查和整改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有效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推進全鎮安全生產監管方式由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法治理機制轉變,由運動式集中整治向常態化監管執法轉變,由主要代替企業排查隱患向通過執法督促企業自覺排查治理隱患轉變,推動安全生產步入法治化規范化長效化軌道,堅決防范和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
(二)主要任務
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和“強執法防事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落實安全監管責任,規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行為,增強監督檢查的計劃性、針對性、有效性、不斷提升安全監管水平;繼續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全力推進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一體化監管執法,不斷提升應急管理執法檢查水平;著力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四、監管檢查方式、對象
(一)監管執法方式
監督檢查以計劃執法、專項整治執法檢查“雙隨機”等方式結合,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監管執法。
(二)監管執法對象
依法對本轄區內縣安全監管局直接監管執法檢查之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煙花爆竹零售店、無倉儲設施的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工貿企業等)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
(三)綜合監管對象
對本鎮轄區內涉及工貿行業企業、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農村建房、非煤礦山(磚廠、采石場、洗砂等)城鎮燃氣、消防、森林防火、農業機械、特種設備、食品藥品、學校(校園)安全、汛期、電力、水利、地質災害隱患、加油站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綜合監管,督促各職能站所、鎮直單位做好安全監管工作。
五、監管執法檢查主要事項
(一)重點監督檢查內容
各行業安全監管責任人員對各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是否具備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進行監督檢查,重點監督檢查下列事項:
1.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職責,依法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涵蓋全體人員、全部崗位和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明確主要負責人及其他分管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標準及獎懲措施;企業應當定期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考核,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2.加強落實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措施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各行業提取標準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確保安全生產投入到位,并保證??顚S茫欢酱倨髽I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及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高危企業必須按規定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每年及時落實續保工作,杜絕出現脫保,確保企業具備應對事故風險能力。
3.加強安全生產源頭防范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規定;有關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嚴禁使用列入淘汰落后技術裝備目錄的工藝、設備;按照有關國家標準對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登記建檔,定期檢測、評估、監控。
4.加強風險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等企業必須按照有關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排查治理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并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按規定對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情況組織評估;已被安全監管監察部門依法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的,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后,經有關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5.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規定,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經有關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企業應當對包括被派遣勞動者、實習生在內的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企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6.加強現場作業安全管理落實情況的執法檢查。督促企業加強現場作業管理,落實技術防范措施,嚴禁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從事危險化學品特殊作業、涉爆粉塵、有限空間、爆破、吊裝及國家有關規定明確的危險作業時,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企業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發包或者出租的,應當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督促整改檢查發現的問題;兩個以上企業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7.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依法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主要負責人應當依法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預案培訓演練;非煤礦山、金屬冶煉和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企業,以及使用危險化學品達到國家規定數量的化工企業、煙花爆竹生產、批發經營企業和中型規模以上的其他企業,應當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企業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8.加強對企業取得許可后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嚴格依照有關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范圍、事項從事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在取得行政許可后降低安全生產條件;按照法定期限、條件辦理行政許可延續、變更手續,如實提供相關的情況及材料;嚴禁轉讓、冒用安全生產許可證或者使用偽造的安全生產許可證。發現企業不再具備許可條件的,依法責令整改直至吊銷相關行政許可證件。企業未取得有關安全生產許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嚴肅查處。
(二)監管執法其他事項
1.根據縣應急局委托,加強煙花零售店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工作,依照程序、堅持標準,切實把好行政許可審批關。
2.根據上級部署、行業標準、時段特點等制定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專項整治方案,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行動。重要時間節點(如全國兩會)、重大節假日(如元旦、春節、清明、五一、中秋、國慶等)期間協調各職能單位開展集中檢查。
3.按照屬地監管的原則,對納入縣應急局監管執法工作計劃的生產經營單位,協助應急局做好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好隱患整改。
六、工作措施
1.要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按照《湖南省黨政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的要求和我鎮明確的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履行職責,鎮安委會每月或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或安全形勢分析研判會,及時研究分析轄區內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
2.加強現場跟蹤督查,全面排查安全生產隱患,采取生產經營單位自查與各分管領導督查相結合的形式,認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分管領導堅持每季度組織一次全面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每月適時有針對性的組織一次抽查,狠抓源頭控制,牢牢把住源頭。
3.要高標準,嚴要求,按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技術規程規范、標準的要求,加大整治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使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得到明顯的改善與提高。
4.職能部門要不定期地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檢查中發現嚴重安全隱患的要書面責令整改,并按有關規定在整改到期十日內跟蹤復查,抓好落實,對無法及時整改的要做出計劃,定人、定責加強監管,并報知監管部門。
5.遇到違法違規行為,如單獨制止有困難的,要按程序聯合相關單位進行齊抓共管。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嚴肅認真執行年度計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點,加強對監督檢查工作的領導,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安排的計劃行政執法與“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模式相結合。在年度總計劃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月度或專項執法計劃,并嚴格組織實施。如因特殊情況執法工作計劃需進行重大調整的,及時履行報批和備案手續。檢查方式和頻次:對生產經營單位組織管理的行政檢查以執法檢查文書為主,每年應有1次以上;對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場所的監督檢查,以重點場所、關鍵工藝抽查為主,必要時應進行全面檢查。冶金等八大行業生產企業每年應不少于1次;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批發經營企業每年應不少于2次;根據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等次確定檢查頻次,非煤礦礦山(含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每年應檢查2-4次。
(二)規范執法程序,建立權責統一的責任制度。認真規范執法程序,切實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能,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文明執法,嚴肅查處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并嚴格執行“誰檢查、誰負責”、“誰處罰、誰負責”的工作制度。規范使用各類行政執法文書,做到適用法律條款和技術標準準確,執法程序合法,文書填制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使用得當。建立并完善監管執法檔案資料,做到客觀、全面、真實,不斷提高監管執法的效能和安全生產執法工作水平。
(三)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執法社會環境。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活動的宣傳報道,提高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率,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法制意識。督促企業扎實開展職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教育,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守法意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的濃厚氛圍。
(四)嚴格執行規定,樹立監管執法權威形象。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條規定”市委“十條規定”和省局黨組加強作風建設“二十三條規定”。始終做到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廉潔執法,努力維護好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權威地位和隊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