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衡東鄉鎮信息公開目錄
> 霞流鎮
> 法規文件
來源:霞流鎮 ???? 發布時間:2025-11-10
霞流鎮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實施方案
為全面提高本鄉鎮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和秸稈禁燒管控工作,有效遏制秸稈露天焚燒行為,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保護和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根據《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湖南省秸稈禁燒區和限燒區域劃定方案》(湘環發[2025]43號)《湖南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和《衡東縣2025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一)工作目標。到2025年年底,全鎮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同時建立健全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常態化機制。
(二)利用方式。早稻秸稈采取農戶自主粉碎還田,灌水翻耕模式。中晚稻秸稈采取重點推進低茬收割+粉碎還田和打捆離田兩種作業模式:要求我鎮所有收割機加裝粉碎裝置,留茬高度在15-20cm,秸稈切碎后不超過10cm的標準;
在平田、李花、宋橋等村實施秸稈打捆離田利用,任務面積6000畝。由縣農業農村局核定的打捆離田實施主體實施。各村要加強監管,要求搭配北斗終端,秸稈撿拾干凈,捆扎牢固,及時運輸離田。油菜秸稈以粉碎還田為主,轉運收集為輔。其他農作物秸稈采取粉碎還田與飼料化(玉米青貯加工)、能源化(壓塊燃料、打捆直燃)、肥料化(制作有機肥)、基料化(種植食用菌)等多元化利用相結合的模式,實現資源高效轉化。
(三)主要任務
1.摸清工作底子。以村為單位對種植情況(早中晚水稻、油菜、其他作物)、還田和離田面積(到戶)、秸稈還田離田農機具情況、社會化服務組織情況開展摸底調查,以村為單位建立電子化臺賬。
2.明確任務面積。根據我鎮實際情況,全鎮落實打捆離田任務面積6000畝,粉碎還田面積27573畝,建立工作臺賬,將任務面積落實到村到組到戶,并報鎮農技站備案。
3.加強農機配套。加大農機購置和作業補貼力度,支持農機合作社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作業。培育推薦符合條件的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自主申報并由縣農業農村局核定后享受相關獎補政策。農機合作社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作業,所有收割機全部加裝粉碎裝置,嚴格實行低于20厘米的低茬收割。
4.建立負面清單。將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納入種油和種糧大戶的項目申報和補貼負面清單。
二、秸稈露天禁燒管控工作
(一)宣傳教育
利用村村響廣播、宣傳欄、橫幅、標語、宣傳單頁、宣傳車等傳統方式,在鎮主干道、村出入口等顯眼位置進行廣泛宣傳。充分利用村民網格微信群、短視頻平臺、政務官網等新媒體平臺,發布簡報和宣傳稿,組織召開一次屋場會、發放一張禁燒明白卡、一份禁燒倡議書、開展一輪“敲門行動”、一本禁限燒和綜合利用宣傳冊。在農作物收獲季節,增加宣傳頻次,確保宣傳無死角、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