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來源:衡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 ???? 發布時間:2021-01-25
衡東縣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2021年1 月21日)
編制說明:本年度報告根據國家、省、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內容包括:總體情況、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六項內容。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一)深化決策信息和權責清單公開。一、持續做好規范性文件公開。建立了政府門戶網站"文件庫",統一發布本級規范性文件,全年共發布規范性文件5個并同步進行了解讀和圖解。二、集中公開涉企政策信息。在政府門戶網站上開辟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專欄以及"六穩"、"六保"政策兌現專欄,鏈接了省"六穩"、"六保"政策庫,全面梳理、打包集成涉企政策文件和復工復產政策。三、動態調整并及時公布權責清單。堅持權責法定,組織部門調整、編制權責清單,全面開展權責清單編制工作,公布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等信息,門戶網站共發布權責清單2857項。
(二)深化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公開。一、主動公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在門戶網站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專欄,集成公開企業開辦、商務貿易、納稅財務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服務舉措和辦理流程;設立了收費目錄清單欄目,及時公布了《衡東縣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二、深入公開"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舉措。全年線上、線下共公布"一件事一次辦"目錄273項,涉及的權力事項全部在"湖南省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填報實施清單,并對其進行流程再造后發布在衡東縣政務服務旗艦店上。開發了衡東縣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一件事一次辦"的審批辦理入駐其中,并對接衡東縣政務服務旗艦店,實現網上受理。事項受理后,申請人可通過登錄旗艦店或接收手機短信的方式實時掌握事項辦理的進度。三、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利用門戶網站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改革專欄集中向社會依法公開行政執法職責、執法依據、執法程序、監督途徑和執法結果等信息。
(三)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一、開設政務公開要點專欄。按照國、省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在門戶網站上開設了衡東縣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專欄,深化各領域政務公開,深入解讀重要政策措施。二、加大政府性債務信息公開力度。定期公開了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債券發行等信息,全面公開了2018年--2019年末發行的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情況。認真做好部門、鄉鎮的財政預決算公開,共發布財政預決算信息398條。三、加大脫貧攻堅信息公開力度。全面公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政策文件及實施情況,公開了"2020年衡東縣脫貧戶名單"等信息;繼續做好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布年度財政扶貧資金、扶貧發展計劃以及分配結果信息83條。四、加大污染防治信息公開力度。主動公開中央交辦、督辦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等信息;制定并公布《衡東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衡東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發布水、大氣等環境質量月度信息65條;及時公開了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和環境監管等信息。五、加大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力度。重點做好了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征地、公共文化等領域的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公開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發布了衡東縣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等信息。六、加大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信息公開力度。依法依規、及時準確公布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防控措施、事態進展、處置結果等信息,發布了《衡東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衡東縣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等預案預警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及時準確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確保社會公眾便捷、全面獲取最新政府信息。
(四)深化基層政務公開。全面推行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54號),對照國務院部門制定的26個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組織相關部門全面梳理細化相關領域政務公開事項,編制公布了本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基層政務公開專欄,集中公開本級政府及部門、鄉鎮信息。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工作流程,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
(五)加強基礎工作。一、建設統一規范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按照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文件精神,在全市縣市區中率先對縣黨政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進行了改版,牢牢把握"專欄姓專"的基本定位,聚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規范設置縣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各鄉鎮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統一名稱,統一格式,加強規范。二、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縣黨政門戶網站平臺2月遷移到全省政府集約化智能門戶云平臺,與省門戶網站實現平臺統一承載,數據有效共享,安全互為一體,縣門戶網站安全防護能力有效提升,搜索服務更加精準,后臺錄入功能得到加強,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把好政治關、政策關、文字關,門戶網站運行良好,全年共公開各類政府信息9841條,"書記、縣長"信箱共收到群眾來信299件,辦結299件,公開答復64件,辦結率100%。門戶網站年訪問量236萬余次,獨立用戶訪問量達94萬個。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組織修訂了縣本級和部門鄉鎮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同步修訂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網上申請須知和受理流程,依法依規答復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網上申請20件。以縣政務公開政務服務領導小組名義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衡東縣黨政門戶網站內容保障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互聯網平臺信息發布管理制度(試行)》等制度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門戶網站各欄目內容保障責任,加強政府信息發布和管理。按要求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公開了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指導部門和鄉鎮統一格式、及時準確編制發布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報。四、加強考核監督。制定了全縣政務公開工作年度考核細則,納入到縣委、縣政府的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每月定期對各單位網站內容保障情況進行檢查和通報,督促部門和鄉鎮規范、準確、及時公開各欄目信息,不斷提升主動公開工作實效。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規章 | 0 | 0 | 0 |
規范性文件 | 6 | 6 | 143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367 | 35 | 3691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2947 | 196 | 223123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1420 | 29 | 69 |
行政強制 | 121 | 14 | 0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32 | 3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87 | 2.09億元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0 | 2 | 0 | 0 | 0 | 0 | 20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6 | 0 | 0 | 0 | 0 | 0 | 16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總計 | 20 | 0 | 0 | 0 | 0 | 0 | 20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存在問題。一是機構隊伍需加強。大多數的部門和鄉鎮雖然明確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但從事信息公開工作的基本上是兼職人員,專職人員很少,影響公開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二是內容保障不及時。部分部門和鄉鎮不能及時公開有關欄目信息,規定時限不主動更新,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雖每月進行定期檢查通報,但仍存在公開不及時問題,導致縣黨政門戶網站存在少數欄目超期未更新情況。三是公開流程欠規范。部分單位對擬公開的信息沒有嚴格落實"三審制",或存在先發后審現象,公開內容存有隱患。
(二)改進措施。一是加強機構隊伍建設。要求各部門鄉鎮繼續爭取領導重視,設法配齊配強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努力提升公開工作整體水平。二是強化監督檢查。繼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績效評估考核指標,加大對鄉鎮和部門信息公開情況檢查力度,通過發布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督查通報等形式促進公開工作提升。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