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縣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目錄
> 林業局
> 工作動態
來源:湖南省林業局 ???? 發布時間:2025-10-30
(轉載自紅網時刻)
10月26日,以“科技賦能油茶,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湖南油茶節在“中國油茶之鄉”株洲攸縣開幕。這一盛會不僅全面展示了湖南油茶產業新成果,更以硬核的技術突破與產業鏈深度延伸,為千億油茶產業勾勒出充滿活力的發展藍圖。
科技驅動,品牌賦能:一滴油做成大產業
茶油,是指油茶的成熟種子經過壓榨、浸提等工藝制取而得,是我國特有且最為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營養價值可與橄欖油相媲美,故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攸縣高新區林立的廠房中,一棟碩大的茶紅色球形建筑十分打眼。這是全球最大的油茶果5G智慧油茶博物館,由湖南亞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
博物館后,是投資近3億元的國內首家工業5.0智慧無人化茶油工廠。車間內,機械手臂揮舞,4條灌裝線日灌裝能力28萬瓶,年加工能力可達2.4萬噸茶油。
亞美董事長侯喜容向大家展示了一款噴霧型新茶油產品:“這是我們新研發的一款甘油二酯茶油,既保留傳統茶油的原香味,又提高茶油的品質,尤其適合代謝異常人群或追求健康飲食的人。”
經過10余年發展,亞美掌握20多項專利,在做強“大康時代”系列產品同時,發力茶油衍生產品,成長為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全國放心糧油加工示范企業,產品遠銷海內外。
通過示范帶動,湘天華、亞美、攸愛、地杰等8家企業成為省級龍頭企業,“湘天華”“攸愛”“酒仙湖”“大康時代”“御茶軒”等一系列優質茶油品牌涌現,其中全國知名品牌3個。“攸縣茶油”相繼獲首屆世界林木業大會木本糧油產品特等獎、湖南省十大茶油企業品牌等20余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攸縣形成育苗、種植、加工、研發等完整產業鏈,從單一產品向多元發展,茶油產業深度進入食品、日化、保健等多元賽道,康養、休閑、文旅等項目整裝待發,老油茶林煥發嶄新生機。去年,攸縣茶油產量達1.3萬噸,綜合產值23億元。
美妝健康延伸:科技點“油”成金
油茶渾身是寶,其價值遠不止于食用油。在湖南茶本科技的展區,創始人周奇志向顧客展示著以山茶花為原料的“山茶花雙萃酵活水精華”。“涂在手上特別絲滑,滋潤又不油膩。”一位忠實用戶分享道。這里陳列的洗護用品、保健品,都是油茶精深加工后的高附加值產物。
然而,延伸產業鏈的道路充滿挑戰。周奇志在經營中深刻體會到品種退化、低產林多、回報率低等產業痛點。兒時用茶枯(茶麩)洗頭的記憶啟發她:茶枯富含天然茶皂素和營養物質,是天然的護發護膚成分。
為打破農業“賠本魔咒”,周奇志積極奔走,聯合國內外20余位知名教授、博導,組建“省級油脂科技創新團隊”。研發路上荊棘遍布,團隊最終在油茶等植物油脂超微細化技術、脂肪酸分離提純技術、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術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周奇志介紹:“特別是油脂納米化技術,將茶油分子團粒徑縮小至頭發絲的1‰,極大提升了皮膚吸收效果和清爽特性,成功取代傳統化學合成油和礦物油,可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領域。”
2019年,周奇志主導的《南方木本油料資源加工利用提質增效技術與示范》項目榮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基于這些成果,公司開發出食用有機茶油、化妝品中間體、洗護產品、護膚品及營養食品五大系列。普通茶油售價約60-70元/斤,而加工成化妝品級茶油可賣到120-150元/斤,保健功能性茶油更達260-300元/斤——科技真正實現了點“油”成金。2024年其公司營收突破4億元。
智能裝備助力:AI數據驅動產業智變
當前,第二屆油茶節的影響力已輻射全國,在油茶機械展區,吸引了來自江西、廣東、黑龍江、四川等外省企業參展。
AI技術如何助力油茶產業升級?四川潔能干燥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帶來的新設備,回答了這一問題。
現場,一個巨大的白色智能設備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負責人劉林介紹,他們已經深耕油茶加工設備領域十余年,這次帶來的JNZX4.0系列智能化生產線,以“產學研協同”為創新引擎,集中體現了新質生產力對傳統油茶加工的深刻變革。
該生產線的核心是以“全流程自動化+智能算法”重構加工邏輯,用精準的數據驅動徹底取代傳統的“經驗依賴”。在眾多創新中,兩項關鍵技術尤為亮眼。
其一是型選+AI精選系統。通過與高校深度合作,公司研發運用深度學習算法,使系統能夠極其精準地分選原料,從源頭大幅減少寶貴的原料浪費。
其次是靜壓脈沖烘干系統。設備實現了對茶籽含水率的精準控制(≤8%),不僅將烘干周期縮短了30小時,更將能耗降低了25-30%,有效解決了傳統加工能耗高的問題。
此外,該生產線還整合了數控堆漚后熟系統(提升出油率、縮短周期、杜絕霉變)、靜壓脈沖爆蒲技術(提升茶籽價值、保障安全)和高效數控熱風爐(提升熱效率、節能減排)等先進技術,共同構建了智能化加工體系。
劉林算了一筆賬,相較于傳統工藝約500元/噸的加工成本,該生產線可將成本降至80元/噸以下。以一條日處理100噸成熟良種鮮果的生產線計算,單日即可節省成本約4.2萬元。按典型的60天加工周期估算,每年可為企業新增盈利超過250萬元,投資回收期短于一年,其經濟效益提升十分顯著。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運用智能設備對油茶生產線進行提質升級,推動傳統油茶加工向‘智造’轉型,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目前我們的設備已經銷往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安徽等多個省區。”劉林說。
科技引擎轟鳴,千億產業啟新程
第二屆湖南油茶節不僅是一場行業盛會,更是湖南油茶產業向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堅定邁進的宣告。
從攸縣萬畝油茶基地的豐收景象到智慧工廠的高效運轉,從一滴科技加持的健康茶油到一瓶高附加值的美妝精華,再到一條數據驅動的智能生產線——湖南油茶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截至去年底,湖南油茶種植面積2371萬畝、產量44萬噸、綜合產值934億元,面積、產量、產值和科研水平均居全國第一,累計帶動省內110多萬戶農民增收。今年,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落戶湖南,更強化了其科研核心地位。
當科技深度融入古老產業的脈絡,油茶產業千億夢想的藍圖,已然在創新的土壤中破土萌發,郁郁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