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縣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目錄
> 民政局
> 法規文件
來源:衡東縣民政局 ???? 發布時間:2023-11-23
湘民發〔2023〕32號
湖南省民政廳 湖南省鄉村振興局
關于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州、縣市區民政局、鄉村振興局:
2022年11月,省民政廳、省委農辦、省財政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湘民發〔2022〕58號),各地積極采取措施推動落實,但成效不明顯,今年以來低保對象人數仍然下降幅度較大,存在兜底保障不到位導致返貧致貧的風險。為貫徹落實好湘民發〔2022〕58號文件要求,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現就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明確以下十條措施:
一、嚴格落實低收入家庭認定政策。落實《湖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等相關文件規定,綜合考慮申請家庭收入、財產狀況等情況,做好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在政策執行中,不得簡單以申請家庭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和贍(撫、扶)養義務人中有財政供養人員、離退休人員、國有企業職工等特定職業、特殊身份人員,有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金繳納記錄或擁有車輛、兩套房產、工商登記、多子女等為由,不經家庭經濟狀況核算評估,直接認定申請家庭不符合低保條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和贍(撫、扶)養義務人不授權或不配合家庭經濟狀況核查的除外。
二、完善“單人戶保”政策。加強低保邊緣家庭認定,經本人申請,低保邊緣家庭中的下列特殊困難人員可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以及三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患有當地有關部門規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患有當地有關部門認定的慢特病、罕見病,且需要長期服藥的人員;0-16周歲未成年人;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本科及以下在讀學生。相關對象納入低保后的補助水平,由當地按低保標準的一定比例確定。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可以參照“單人戶”單獨提出低保申請,按規定程序以“單人戶”對其進行經濟狀況核算評估。依靠兄弟姐妹或者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供養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在核算評估其家庭經濟狀況時,兄弟姐妹或者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給付的供養費用,可視情予以豁免,符合條件的以“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
三、嚴格落實“整戶保”政策。申請家庭經審核符合整戶納入條件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僅將個別或者部分家庭成員納入低保范圍。民政部門要按月將新增整戶保家庭信息推送同級鄉村振興部門,鄉村振興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范圍;鄉村振興部門要按月將新增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信息推送同級民政部門,民政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按程序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四、規范工資性收入核算辦法。70周歲以上無離退休金、養老金和僅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老年人、本科及以下在校學生不核算工資性收入。下列人員據實計算其個人工資性收入,但按最高不超過50%納入家庭收入核算:60—70周歲無離退休金、養老金和僅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老年人;患有當地有關部門認定的慢特病、罕見病,且需要長期服藥的人員;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至四級殘疾人;在家照料護理重病重殘等成員的人員(每戶限1人)。在結合勞動力系數核算工資性收入時,下列人員勞動力系數原則上設置為0:重度殘疾人及三級精神、智力殘疾人;當地有關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患者;16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在家照料護理重病重殘等成員的人員(每戶限1人)。
五、細化贍養費用的核算。在計算申請或已享受社會救助的低收入家庭凈收入時,應考慮贍養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能力,對有履行義務能力但拒不履行義務的,要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要求其履行法定義務或協助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贍養費有調解書、判決書或協議書、承諾書的,按其確定的金額核算。無上述文書的,以法定贍養義務人家庭月人均收入為基準,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月低保標準 1.5 倍的,可不計算該法定贍養義務人的贍養費;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月低保標準 1.5 倍的,按月人均收入扣除義務人戶籍地月低保標準的1.5倍推算,具體核算公式如下:月人均贍養費=(法定贍養義務人家庭月人均收入—1.5倍月低保標準)×一定比例÷義務人應贍養人數,比例控制在60%左右。各地也可根據本轄區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確定贍養費標準。不得以非共同生活的法定贍養義務人家庭擁有車輛、兩套以上房產、工商登記等為由,直接認定申請家庭不符合低保條件。
六、完善剛性支出扣減。申請或已享受社會救助的低收入家庭有下列情形的,原則上按以下方法予以扣減:自申請日起或復核當月起前12個月個人自負的醫療費用,據實扣減但最高扣減金額不超過5萬元;因接受普惠性幼兒園教育和本科及以下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雜費等支出,據實扣減;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培訓學習支付的培訓費以及外出務工支出的必要就業成本,據實扣減但最高扣減金額不超過當地當年低保標準的50%。
七、科學評估財產狀況。下列情形可認定為未超過財產狀況規定:擁有價值5萬元以下,且用于家庭謀生或者接送重殘重病人員治療康復車輛的家庭;有工商登記,用于家庭謀生的小商鋪、小賣部的家庭。
計算申請或已享受社會救助的低收入家庭凈收入時,應扣除家庭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按規定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基本社會保障性支出及剛性支出。家庭經濟狀況核算評估出現難以把握情況或者情況特殊的對象時,由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組織民政干部、駐村干部、村(社區)干部等人員集體研究決定。
八、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歸集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大病慢特病自負費用較高對象、大病應急救助對象、教育救助對象、危房改造對象、領取失業金對象、因災困難群眾、重度殘疾人、困難職工救助對象、臨時救助對象等易返貧致貧風險人群數據,開展信息比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對象按程序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落實相應救助幫扶政策。
九、完善主動發現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依托村(社區)干部、駐村工作隊、駐村干部、社會救助協理員、社區網格員,聚焦重點對象群體,不定期開展走訪排查,及時發現陷入困境的困難群眾。保持社會救助服務熱線暢通,加快推廣使用“湖南民政”微信小程序、“湘易辦”手機APP、省政府“一件事一次辦”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拓寬救助申請途徑。
十、落實低保漸退政策。各地對收入超過低保標準需退出的家庭,要根據實際情況,分類落實漸退政策。家庭月人均收入明顯超過低保標準且收入穩定的家庭,原則上可以給予不超過6個月漸退期;家庭月人均收入明顯超過低保標準但收入不夠穩定的家庭,原則上可以給予不超過12個月漸退期。漸退期后重新核算評估其家庭經濟狀況,不再符合低保條件的,按程序辦理退出低保,停發低保金手續;仍然符合低保條件的,按程序辦理低保金減發、增發手續。對在漸退期后退出低保的對象,要加強動態監測,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重新納入保障范圍。低保家庭成員死亡后,應當自其死亡之日起3個月內,按程序辦理死亡人員退出低保,停發低保金手續,辦理完成相關手續之前領取的保障金可不予追回。對巡視巡察、審計、檢查、核對等交辦的問題線索,不得不經調查核實就予以先行停保處理。
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主動向黨委、政府作好匯報,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要加強對接協同,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見效。要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組織力量開展專題調研,深入重點地區摸排情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保障范圍,切實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線。要強化社會救助和鄉村振興工作人員、駐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的業務培訓,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宣傳。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加強督促指導和檢查抽查,將低保等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作納入年度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和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績效評價。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分別于8月底、10月底、12月底前由市州民政局匯總,報送省民政廳,省民政廳從8月份開始每月進行通報。
湖南省民政廳 湖南省鄉村振興局
2023年8月21日
依申請公開 |
湖南省民政廳辦公室 2023年8月22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