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縣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目錄
> 商務局
> 機構職能
來源:商貿流通股 ???? 發布時間:2020-02-05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縣各級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的部署安排,為切實做好我縣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維護社會穩定,根據《衡陽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衡政辦發〔2015〕2號)、市商糧局《關于印發〈衡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預案〉的通知》(衡商糧辦〔2020〕22號)文件和衡東縣保障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領導小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及職責分工
按照衡東縣保障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領導小組制度安排,成立縣商糧局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黨委書記、局長任組長,各黨委委員、副局長任副組長,商貿流通股、市場秩序建設股、糧食調控與儲備股、市場服務中心等相關股室、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全縣糧、油、蔬菜、成品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和應急保供工作;負責制定生活必需品應急處置預案;負責組織生活必需品產銷對接和調度,積極組織貨源,增加市場供應;負責物資儲備、市場監測及供應情況及時上報上級部門。領導小組下設糧油監測和保供組、重要生活物資監測和保供組、成品油監測和保供組、綜合信息組4 個工作組:
(一)糧油監測和保供組
負責部門: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
糧食調控與儲備股
行業發展和監督股
(二)重要生活物資監測和保供組
負責部門:商貿流通股
市場秩序建設股
縣市場服務中心
(三)成品油監測和保供組
負責部門:行政審批股
(四)綜合信息組
負責部門:辦公室
二、應急保障的重點
(一)確保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把糧食(含大米、面條、 方便面)、食用油、蔬菜、瓶裝水、成品油等關系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的品種供應作為應急保供的重點,切實做好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和長期奮戰的準備。
(二)加強重點企業調度和產銷對接。密切關注疫情防控情況和市場供應情況,加大對糧食(含大米、面條、方便面)、食用油、蔬菜、瓶裝水、成品油重點企業市場供應和儲備調度力度。糧油監測和保供組負責根據全縣糧油供需形勢,指導糧油生產加工企業組織糧油貨源,做好糧油生產加工和成品庫存儲備。重要生活物資監測和保供組指導縣域批發企業、大型超市做好面條、方便面等食品物資采購和儲備,負責指導大型超市及縣城農貿市場做好生鮮蔬菜采購,穩定進貨流通渠道,確保市場正常供應。成品油監測和保供組負責指導縣域成品油企業做好成品油采購和儲備工作,確保我縣成品油市場保有量和正常供應。
(三)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報送。在做好原有已啟動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日報制度基礎上,加強對糧食(含大米、面條、方便面)、食用油、蔬菜、瓶裝水、成品油等重點品種的調度,核實庫存,查清底數,及時準確報送價格、供求、庫存、市場波動等相關信息。
三、預警分級、響應和發布
(一)市場異常波動分級
按照事件影響范圍、強度和發展趨勢,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商品價格一周內上漲 30%、出現嚴重斷檔脫銷或搶購現象)分為四級:一個縣(市)區發生的市場異常波動為四級;本市內兩個以上縣(市)區發生,根據發展趨勢不會波及全市的市場異常波動為三級;二級、一級由省應急指揮機構確定。
(二)市場異常波動響應
根據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預警分為四級,由低到高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標識,預警取消按照“誰發布、誰取消”的原則執行。
四級市場異常波動由縣級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指揮機構負責啟動應急響應并指揮應對處置工作,在確證可能發生四級市場異常波動的 2 小時內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指揮機構報告,并發布藍色預警;
三級市場異常波動由市級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指揮機構負責啟動應急響應并指揮應對處置工作,在確證可能發生三級市場異常波動的 2 小時內向當地人民政府和省聯席會議辦公室報告,并發布黃色預警;
二級、一級市場異常波動由省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啟動應急響應并指揮應對處置工作,省聯席會議辦公室在確證可能發生二級、一級市場異常波動的 2 小時內向省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報告,并發布橙色、紅色預警。
四、應急處置
四級、三級市場異常波動,分別由縣級、市級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指揮機構啟動應急響應,負責指揮應對處置工作;二級、一級市場異常波動發生后,由省聯席會議辦公室提請省政府批準后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一)企業供應鏈采購。督促流通企業積極組織貨源,動用商業庫存,增加市場供應。
(二)區域間調劑。從周邊未發生市場波動的地區緊急調運商品,進行異地商品余缺調劑,穩定市場供應。
(三)動用儲備。按照規定程序和權限,先投放本縣地方儲備物資,后依次申請投放市級、省級、中央儲備物資。
(四)定量或限量銷售。在情況特別嚴重時,對食品等基本生活品暫時實行統一發放、分配和定量銷售。
(五)依法征用。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征用法人或自然人的生活必需品、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
(六)加強輿論引導。迅速采取協調新聞媒體、移動通訊和互聯網等等措施發布市場供求狀況,消除公眾恐慌心理,正面引導生產經營和市場預期。
五、保障措施
(一)按照縣應急供應領導小組會議安排,我局作為牽頭部門,要加強與發改、經科信、公安、財政、交通運輸、農業農村、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確保重點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流通企業正常開門營業,做好應急生活必需品的進口、生產和供應,暢通產銷和流通渠道。
(二)確定桂霞米業、長樂、豐食園等糧油加工儲備企業為全縣糧油應急加工和儲備企業,優先本縣大型商超及糧油應急網點市場供應,一旦啟動四級市場異常波動應急響應,應立即限制糧油外銷。安排縣域各大型超市對面條、方便面等食品物資采購和儲備。指導各大型超市及縣城農貿市場積極與蔬菜種植基地采購生鮮蔬菜,確保市場供應。指導各成品油企業做好成品油采購和儲備,確保我縣成品油市場保有量和正常供應。
(三)建立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穩定我縣現有的縣級儲備糧規模,對桂霞米業現有的商品糧油庫存、縣城成品加油站油品庫存及縣城大型超市重要生活物資實行動態監測和管理,確保在落實緊急狀態下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征購、加工和承運、投放。
(四)加強交通運輸保障。在縣保障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協調公安交管、交通運輸部門加大交通運輸的協調,建立應急商品運輸“快速通道”,確保運輸暢通。
(五)強化市場經營秩序管理。應急保供工作事關軍需民用,事關社會穩定,要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發改等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以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損害消費者利益等違法犯罪活動,必要時按規定采取價格干預或緊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