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
首頁
> 政務公開
> 縣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目錄
> 應急管理局
> 通知公告
來源:衡東縣應急管理局 ???? 發布時間:2025-08-22
7月以來,我縣持續晴熱高溫天氣,降水量較去年同期偏少30%,有效降雨不足,根據氣象分析,8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依然偏少,干旱呈持續發展態勢,抗旱形勢日趨嚴峻。為切實做好我縣當前抗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強化抗旱責任落實,科學調配水資源,有效推進抗旱措施,切實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最大程度減輕旱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縣應安辦作為抗旱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應急處置牽頭部門,將全程統籌協調各相關單位,形成抗旱工作合力。
二、加強組織領導
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當前的防旱抗旱工作,嚴格落實抗旱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部門分工責任制,壓實各鄉鎮、各部門的防旱抗旱責任,進一步加強對防旱抗旱工作的督查指導,縣應安辦要及時組織氣象、水利、農業農村、消防、城管、衛健、生態環境、電力等部門聯合會商,分析研判旱情趨勢,落實落細各項工作措施,確保人飲安全,最大限度保障工農業生產安全。
三、優化水資源配置
各鄉鎮、各灌區要摸清轄區內蓄水保灌的底數,科學制定保灌輪灌方案,加強蓄水保水,合理分配抗旱水源。縣水利部門要加強對水源的科學調度和統一管理,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先灌溉、后發電”的原則,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農業灌溉用水,兼顧工業和生態用水,確保有序用水。當出現水資源供需矛盾時,縣應安辦應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水源不足的地區,要提前謀劃建設應急水源和安排臨時供水措施。
四、完善應急處置
各鄉鎮各部門要立足于最不利情況,制定好各主要蓄水工程抗旱用水方案,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突出針對性、可操作性,明確不同旱情等級下的應急響應措施和處置流程。當旱情達到應急響應條件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如開辟抗旱新水源、組織應急送水、調配應急物資等,最大程度減輕旱災損失。
五、強化部門聯動
縣應安辦應牽頭抓總,強化重點受旱地區的抗旱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縣水利部門要加強水利工程的運用調度,在確保人飲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灌溉用水;縣農業部門要因時因地分類指導做好田間管理,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力爭保產保收;縣氣象部門加強氣象監測,要因地制宜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縣城管、各鄉鎮和縣消防救援部門要根據旱情發展及時做好送水設備維護、清洗消毒、應急送水準備工作;縣電力部門要統籌用電需求,確保抗旱應急用電安全;縣衛健、生態環境部門要及時做好農村飲水防疫檢測、監測工作,確保飲用水安全。
六、加強宣傳引導
各鄉鎮各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全民的抗旱意識和節水意識。及時發布旱情信息和抗旱工作動態,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旱情,積極配合政府做好抗旱工作。鼓勵群眾節約用水,倡導文明用水風尚,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抗旱的良好氛圍。同時,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消除群眾疑慮。
七、強化信息報送
各鄉鎮、縣應安委主要成員單位加強值班備勤,及時收集和報送旱情、災情。各單位之間加強溝通、協調,并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做好旱情災情信息收集、上報工作,確保旱情、災情數據的準確性和邏輯性,為抗旱救災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八、維護社會穩定
要把維護社會穩定放在突出位置,密切關注旱情動態,掌握社情民意,組織力量及時調處用水矛盾及糾紛,嚴防因爭水、搶水滋生糾紛械斗,引發群體性事件,確保社會穩定大局。
九、嚴防旱澇急轉
據氣象預報,8月下旬至9月上旬前期可能有登陸臺風,在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同時,仍要注意做好防臺風工作,警惕局地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強降雨期間,要突出水庫、堤防、中小河流、地質災害點、易澇點的巡查值守,及時轉移避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